[发明专利]预制塔筒的浇筑模具底模、顶升装置和脱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2641.4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6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军;任恩平;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1/82 | 分类号: | B28B21/82;B28B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刘梦晴 |
地址: | 101200 北京市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浇筑 模具 装置 脱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塔筒的浇筑模具底模、顶升装置和脱模方法,所述预制塔筒的浇筑模具底模包括:底模板,所述底模板的上表面用于限定出浇筑腔的底壁,所述底模板上设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顶升孔;自平衡反力架,所述自平衡反力架连接在所述底模板的下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预制塔筒的浇筑模具底模,通过在底模板上设有顶升孔,便于从底模板的下方进行脱模操作,提升了脱模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塔筒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塔筒的浇筑模具底模、顶升装置和脱模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预制塔筒采用吊装设备从浇筑腔的上方进行脱模,脱模时的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预制塔筒的浇筑模具底模,该预制塔筒的浇筑模具底模便于从底部进行脱模操作、安全性高。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预制塔筒的浇筑模具底模,包括:底模板,所述底模板的上表面用于限定出浇筑腔的底壁,所述底模板上设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顶升孔;自平衡反力架,所述自平衡反力架连接在所述底模板的下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预制塔筒的浇筑模具底模,通过在底模板上设有顶升孔,便于从底模板的下方进行脱模操作,提升了脱模时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预制塔筒的浇筑模具底模还包括:堵塞,所述堵塞配合在所述顶升孔内,以避免浇筑时混凝土从所述顶升孔漏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的示例,所述顶升孔及所述堵塞在向下方向上横截面逐渐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底模板为圆板,所述底模板上沿周向设有多个间隔开的所述顶升孔。
进一步地,所述底模板上沿径向设有多圈的所述顶升孔,每圈所述顶升孔沿周向间隔开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顶升孔对应所述浇筑腔在厚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顶升孔为圆孔,所述顶升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浇筑腔的厚度,且大于所述浇筑腔的厚度的一半。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所述底模板为圆板,所述自平衡反力架包括内架环、外架环和多个辐射梁,所述外架环外套在所述内架环上,多个所述辐射梁呈辐射状连接在所述内架环和所述外架环之间,所述内架环和所述外架环分别与所述底模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底模板的下表面设有多个环向筋和辐射筋,所述辐射筋呈辐射状设置,所述多个环向筋依次套设设置,所述环向筋分别与多个所述辐射筋相连。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顶升装置,所述顶升装置连接在根据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预制塔筒的浇筑模具底模的自平衡反力架上,所述顶升装置具有对应所述顶升孔设置的可伸缩的顶升杆,每个所述顶升孔对应设置至少一个所述顶升杆,在脱模工序中所述顶升杆从所述顶升孔伸到所述底模板的上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顶升装置,通过在底模板上设有顶升孔,将顶升装置连接在自平衡反力架上,在脱模工序中顶升装置的顶升杆从顶升孔伸到底模板的上方进行脱模操作,不仅可以提升脱模时的安全性,且加速了脱模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根据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所述顶升装置包括千斤顶。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脱模方法,采用根据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顶升装置进行脱模,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顶升装置放置在所述浇筑模具底模的正下方;将所述顶升装置的顶升杆和所述浇筑模具底模的底模板上的顶升孔对应,所述顶升杆从所述顶升孔伸到所述底模板的上方;通过调节所述顶升装置的顶升杆的长度向上顶起塔筒或者塔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科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金科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26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