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性变隙进切-滚压式无患子脱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2789.8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9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徐道春;余子豪;胡晓照;许梦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C11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变隙进切 滚压式无患子 脱壳 装置 | ||
1.一种弹性变隙进切-滚压式无患子脱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0)、进料机构(200)、弹性进切机构(300)、弹性滚压剥碾机构(400)和动力传动机构(500),其中机架(100)用于安装支撑进料机构(200)、弹性进切机构(300)、弹性滚压剥碾机构(400)和动力传动机构(500);
无患子果实通过所述进料机构(200)进入所述弹性进切机构(300)内,在所述弹性进切机构(300)内实现弹性进切;进切后的无患子果实进入弹性滚压剥碾机构(400)内实现弹性滚压和剥碾脱壳;所述动力传动机构(500)用于向所述弹性进切机构(300)和弹性滚压剥碾机构(400)提供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变隙进切-滚压式无患子脱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200)包括进料斗(201),所述进料斗(201)的内侧设置有保护挡板(204),两者之间形成的间隙作为进料口;所述保护挡板(204)的下方还设置有连接板(207),所述连接板(207)与进料斗(201)的侧壁之间形成安装槽,用于安装所述弹性进切机构(3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变隙进切-滚压式无患子脱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斗(201)的侧壁上等间距水平分布有矩形状的进料摩擦口(202),所述进料斗(201)的侧壁底部还加工有齿槽,形成进料协助齿(203),所述进料斗(201)安装在所述弹性进切机构(300)正上方;所述保护挡板(204)上位于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挡片(206);所述连接板(207)上还加工有长方形状的清理口(20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弹性变隙进切-滚压式无患子脱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进切机构(300)设置上刀片轴(301)和下刀片轴(305),两者装配在所述进料机构(200)的安装槽内,所述上刀片轴(301)上设置有上刀片组(302),所述下刀片轴(305)上设置有下刀片组(306);所述上刀片组(302)安装在所述进料摩擦口(202)的法线上方10mm处,两者之间形成第一进切通道;所述下刀片组(306)安装在上刀片组(302)正下方10mm处,两者之间形成第二进切通道,两刀片组上任一刀片都在所述清理口(205)槽中转动;所述下刀片组(306)还与所述弹性滚压剥碾机构(400)之间形成第三进切通道;所述上刀片轴(301)和下刀片轴(305)由动力传动机构(500)带动分别做逆时针和顺时针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变隙进切-滚压式无患子脱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片轴(301)和下刀片轴(305)的两端分别通过弹性轴心固定器(304)固定在机架(100)上,所述上刀片轴(301)和下刀片轴(305)分别通过反扣螺母(303)与弹性轴心固定器(30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性变隙进切-滚压式无患子脱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轴心固定器(304)上加工有滑槽(307),所述上刀片轴(301)和下刀片轴(305)的两端位于所述滑槽(307)内且能自由滑动,两者滑动的方向相互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性变隙进切-滚压式无患子脱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片组(302)和下刀片组(306)采用的刀片为锯齿状,其齿形缺口底部加工形成半圆弧形凹槽;所述下刀片组(306)上的每个刀片都位于进料协助齿(203)齿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性变隙进切-滚压式无患子脱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滚压剥碾机构(400)包括空心滚筒(402)和弹性剥碾外架(403);所述空心滚筒(402)安装在机架(100)上由所述动力传动机构(500)带动做顺时针转动,所述空心滚筒(402)的外表面套装有中心剥碾有机板(401);所述弹性剥碾外架(403)也固定在机架(100)上并位于所述中心剥碾有机板(401)的外表面,所述弹性剥碾外架(403)与所述中心剥碾有机板(401)对应的内壁上设置有外部剥碾有机板(404),所述中心剥碾有机板(401)和外部剥碾有机板(404)之间形成碾压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278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解析方法、平台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