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超声手术刀的刀杆及超声手术刀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3356.4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2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邹晓峰;邹剑龙;高赞军;郑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和加利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A61B17/321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秦广成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超声 手术刀 | ||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超声手术刀的刀杆及超声手术刀,属于微创外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用于超声手术刀的刀杆,刀杆的前端为弧形,包括:刀杆本体;外套管;钳夹组件;滑动块;钢丝绳;所述外套管内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钢丝绳朝向径向方向偏移的限位结构。本发明的用于超声手术刀的刀杆,刀杆的前端为弧形,而人体的自然腔道多为曲线结构,形状复杂,而传统的超声手术刀刀杆为刚性直线结构,进入人体腔体困难,即便进入腔道,由于患者生理结构及承受能力有限,前部刀头的活动区域也比较小,进入到人体后,带弧形的刀杆相对于直线结构的刀杆在相同的活动夹角下,沿自身轴线旋转时获得更大的操作范围,减少操作者的操作强度,减少患者痛苦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创外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超声手术刀的刀杆及超声手术刀。
背景技术
超声手术刀是指将高强度超声通过变幅杆聚焦于刀端,由刀的强烈振动来切除人体软组织的肿瘤,采用超声能量对软组织进行处理,能够使切割、凝血同时完成,并能确保最小的组织侧向热损伤。适用于对需要控制出血和最小程度热损伤的软组织实施切割。超声手术刀是各种微创外科手术中必备的手术器械。随着微创外科手术的普及,超声手术刀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手术器械。
现有技术中,超声手术刀包括手柄、刀杆和刀头;其中,刀杆为直杆,同时,刀杆的前端设置有刀头;刀杆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在刀杆的前端还连接有夹钳,所述夹钳分别通过转轴与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铰接,轴向相对移动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能够使夹钳张开或闭合。
现有技术的超声手术刀,在用于伸入到人体的自然腔道工作时,由于人体的自然腔道多为曲线结构,形状复杂,而刀杆为刚性的直杆,这也就造成超声手术刀刀杆进入人体腔道困难,即便进入腔道,操作超声手术刀活动角度有限而使前部刀头的活动区域较小,限制了超声手术刀的使用场合,同时也增加了操作者的操作难度和患者的痛苦。
在对超声手术刀形状的改进过程中,如果超声手术刀刀杆的形状发生变化,那么控制夹钳张开与闭合的内管也会随之发生形状的变化,由于内管为刚性结构,则不能通过内管与外管的相对滑动实现控制夹钳的张开与闭合。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超声手术刀的刀杆在进入人体自然腔道时,由于直杆操作区域小,操作难度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具有弯曲段的超声手术刀的刀杆。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超声手术刀的刀杆,刀杆的前端为弧形,包括:
刀杆本体;
外套管,滑动套设在所述刀杆本体的外部;
钳夹组件,设置在外套管的前端,根部的靠上位置铰接连接在所述外套管上;
滑动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外套管的前端内部,所述滑动块的前端与所述钳夹组件的根部的靠下位置铰接连接;
钢丝绳,穿设在所述外套管内,一端与所述滑动块的后端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外套管的后端延伸;
所述外套管内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钢丝绳朝向径向方向偏移的限位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限位结构包括:
限位管,穿设在所述外套管内,一端朝向所述滑动块方向延伸,另一端朝向外套管的后端方向延伸。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
限位块,具有间隔设置在所述外套管的多个,具有用于穿过所述刀杆本体的第一穿孔和用于穿过所述限位管的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具有间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限位管为聚四氟乙烯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滑动块的外表面在与所述外套管之间设置密封圈,所述滑动块的内表面在与所述刀杆本体之间设有密封套。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和加利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和加利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33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拖把清洗桶及拖洗装置
- 下一篇:预制塔筒的成型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