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数据中心之间控制泛洪的方法和第一交换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73851.5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5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忠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9/354 | 分类号: | H04L49/354;H04L45/76;H04L1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中心 之间 控制 方法 第一 交换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数据中心之间控制泛洪的方法和第一交换机,方法包括:与第二数据中心系统中的第二交换机建立n条隧道,与归属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心系统中的m个交换机分别建立m条隧道,建立Vxlan实例,并根据业务需求建立Vxlan实例分别与n条隧道和m条隧道中各个隧道的对应关系;设置n条隧道与m条隧道的类型;当开启n条隧道与m条隧道之间的水平分割功能时,根据n条隧道和m条隧道的类型,确定n条隧道与m条隧道之间泛洪的方向;接收未知名Vxlan报文,当未知名Vxlan报文的第一Vxlan实例标识与Vxlan实例标识匹配时,根据对应关系和泛洪的方向,确定报文需要被泛洪的目标隧道;将未知名Vxlan报文从目标隧道泛洪出去。满足跨数据中心间报文泛洪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领域,尤其是一种在数据中心之间控制泛洪的方法和第一交换机。
背景技术
VXLAN是IETF发布的一项标准(RFC7348),全称是Virtual eXtensible LocalArea Network,即虚拟扩展本地网络。
服务器虚拟化以后,可能由于硬件资源问题(如CPU过高、磁盘不够、内存不足等),或由于机房的搬迁转移,虚拟机需迁移到其他服务器上。为了保证虚拟机迁移过程中业务不被中断,要求虚拟机的MAC地址、IP地址在迁移前后不发生改变,这就需要一个二层网络环境。当虚拟机部署越来越多,越来越广的时候,二层网络就变得越来越大,这就是大二层网络的由来。这种需求催生出OTV、SPB、TRILL、大地址表等网络技术,促进基础网络不断变化以适应虚拟机数量的不断增长。
目前虚拟化给网络提出的挑战大多集中在大二层的可扩展性方面。依据经典的三层网络设计原则,每个接入层网络的范围是有限的,终端设备的网关一般设置在汇聚或核心交换机上。因此,传统交换机需处理的二层网络不会也不应该很大。当这些设备大规模接入经虚拟化的服务器之后,问题就出现了,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二层网络边界限制
二层网络边界限制一直以来都是虚拟化部署中不可触碰的红线,虚拟机无法在不同网段之间迁移,导致数据中心内部的大二层越大越好。大二层的扩张不但带来老生常谈的STP协议问题,而且对接入交换机的MAC地址表施加的压力也成倍增长。因为接入交换机需要学习广播域内所有虚拟机的MAC地址,这对接入交换机的MAC地址表容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旦MAC地址表学习满,交换机便不再主动学习MAC地址,这时一个目的MAC地址未知的数据帧就会引发全网的广播。
二层网络边界的限制还体现在对业务的影响上。本来主机虚拟化实现了服务器软硬件的分离,但在设计虚拟机的迁移策略时却要时时考虑到网络边界的限制,如跨机房或地域迁移。
(2)VLAN数量不足
在数据中心网络中,虚拟机是通过VLAN来划分流量的,不同的虚拟机被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实际上可分配的VLAN数量为4094,这个数字在大规模数据中心内是不够的,另外传统的VLAN无法满足网络动态调整的需求,网络的扩容和调整都非常困难。
(3)多租户问题
数据中心通过主机虚拟化可能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而这些用户使用的有可能是相同的VLAN ID和IP地址段。为了隔离这些用户的流量,必须添加额外的三层网关以及地址翻译(如NAT)等策略,这些都会增加额外的运维成本。
最后,对于网络管理员来说,更倾向于使用IP来互联物理网络(比如可以通过ECMP等价多路径来实现多路访问)。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要跨过VLAN的缺陷,就要对现有的二层标签技术进行彻底的改革。在保留二层转发模型的基础上提出overlay网络。
VXLAN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VXLAN通过隧道机制在现有网络上构建一个叠加的网络,从而绕过现有VLAN标签的限制。
VXLAN技术有如下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38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