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冷电机喷油冷却部件的性能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74306.8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7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郑庆圭;解伟;钟思恒;陈祥林;叶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叶二红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冷却 部件 性能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冷电机喷油冷却部件的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油冷循环系统、测试工作台和操控台,测试工作台包括油路管道、喷嘴、被测样本组件和多自由度运动平台,喷嘴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多自由度运动平台,并且喷嘴与所述油路管道相连通连接;被测样本组件包括被测样本和加热件等,被测样本对应于喷嘴设置,被测样本的内部设有检温元件。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喷嘴和多自由度平台之间可拆卸连接,可方便的进行不同形状等喷嘴的更换以对比研究。通过多自由度平台沿x,y,z轴的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可方便的调整喷射距离、喷射角度,获取和采集和电机换热能力相关的关键敏感参数。通过设置检温元件检测被测样本温度的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冷却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冷电机喷油冷却部件的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应用场合的多样化,开发出结构紧凑、可靠性高、功率密度大的电机成为行业主流,然而这些指标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受限于电机温升。
温升的控制主要从降低电机损耗和提高电机散热两方面着手,降低电机损耗的研究已趋于成熟,为此为提升电机功率密度、效率等指标,需重点提高电机冷却散热能力。
按电机的冷却介质可将电机分为风冷电机、水冷电机和油冷电机;按冷却方式可分为间接冷却电机、直接冷却电机和复合冷却电机。间接冷却方式热量需从内部热源层层传递至外部冷却部件,易导致温度的堆积,直接冷却方式通过不导电、不导磁的冷却油直接和热源发生热交换,具有更高的冷却效率,其中喷油冷却方式冷却定子端部绕组作为一种直接冷却方式,工业界已逐步推广应用。
目前常见的电机冷却测试平台以整机测试为主,还没有专门针对电机冷却部件,尤其是喷油冷却部件性能测试开发的平台。因此为开发设计出功率密度大、效率高的喷油冷却电机,亟需能全面评估喷油冷却部件性能的测试开发平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冷电机喷油冷却部件的性能测试装置,用以确定喷油冷却位置、喷嘴形状、冷却参数等冷却系统设计关键参数。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冷电机喷油冷却部件的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油冷循环系统、测试工作台和操控台,所述测试工作台包括柜体、油路管道、喷嘴、被测样本组件、以及用于调整所述喷嘴的喷射距离和喷射角度的多自由度运动平台,所述多自由度运动平台安装于所述柜体,所述喷嘴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多自由度运动平台,并且所述喷嘴与所述油路管道相连通连接,所述油路管路与所述油冷循环系统相连通连接,形成油循环回路,所述油冷循环系统为所述测试工作台提供参数可调的冷却油;
所述被测样本组件包括被测样本,用于模拟电机内热源的加热件,以及用于将被测样本固定于所述测试工作台上的固定组件,所述被测样本对应于所述喷嘴设置,所述被测样本的内部设有检温元件,所述加热件与所述被测样本以相接触的方式贴合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多自由度运动平台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以及至少三组的电动缸驱动组,每组电动缸驱动组包括两个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一端为缸体端,另一端为推杆端,同一所述电动缸驱动组的两个电动缸的缸体端呈相交状态铰接于所述第一平台,所述电动缸驱动组的两个电动缸相交形成第一铰接点,各所述第一铰接点位于同一圆周上,并且,各所述第一铰接点在该圆周上均匀分布;
同一所述电动缸驱动组的两个电动缸的推杆端呈相离状态铰接于所述第二平台,并且来自不同所述电动缸驱动组的两个相邻的电动缸相交形成第二铰接点,各所述第二铰接点位于同一圆周上,并且,各所述第二铰接点在该圆周上均匀分布,所述第一铰接点与所述第二铰接点相错位分布,
所述第一平台固定于所述柜体上,所述喷嘴安装于所述第二平台,所述电动缸驱动组根据控制指令驱动所述第二平台处于预定位置。
优选地,所述多自由度运动平台为六自由度平台,具有三组所述电动缸驱动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未经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43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