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种不产生物胺的乳酸菌循环浸米降低生物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74368.9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71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毛健;刘双平;韩笑;张嘉铭;艾斯卡尔·艾拉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如皋江大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江南大学(如皋)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3L5/20;A23L7/104;C12G3/022;C12J1/00;C12R1/2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彭素琴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种 生物 乳酸菌 循环 降低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种不产生物胺的乳酸菌循环浸米降低生物胺的方法,属于食品加工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在粮食制品浸米过程中接种植物乳杆菌进行浸米,结果表明接种植物乳杆菌可有效降低浸米水中生物胺含量,使浸米水品质澄清,为米浆水循环利用创造了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种不产生物胺的乳酸菌循环浸米降低生物胺的方法,属于食品加工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浸米是黄酒、白酒、米醋、米线、米粉等粮食制品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浸米过程可以使米充分吸水,并产生一定酸度,从而便于后续的处理工作。但由于浸泡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这一过程极易造成生物胺的积累,导致最终产品中生物胺含量过高,浸米水发臭,产生浓浆,作为废水排放时不仅处理困难,且造成了水资源浪费。
虽然目前已有研究通过在米浆水中接种优质菌株可以降低浸米水中生物胺含量,但是目前尚无有效地利用浸米水的方法,尚无法有效实现浸米水的多次循环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不产生且具有降解生物胺能力的植物乳杆菌L1901,该乳酸菌还可加快产酸速率,相比传统浸米,缩短了浸米所需时间,在浸米结束后可得到较为澄清的浸米水,为米浆水循环利用工艺提供了思路。在此基础上,本发明实现了植物乳杆菌L1901浸米水的多次循环利用,以及其在降解生物胺中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株不产生且具有降解生物胺能力的植物乳杆菌L1901。该植物乳杆菌L1901(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1901),已于2019年5月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9331。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一种微生物菌剂,含有本发明的植物乳杆菌L1901。可以是液体制剂或者固态制剂。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植物乳杆菌L1901在降解生物胺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植物乳杆菌L1901在粮食制品制备中的应用。
在一种实施方法中,所述粮食制品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者多种:黄酒、白酒、食醋、料酒、米醋、米线、米粉。
在一种实施方法中,所述应用包括:在粮食制品的浸米过程中,接种植物乳杆菌L1901。
在一种实施方法中,植物乳杆菌L1901的接种量为1%-10%。
在一种实施方法中,所述应用包括:将接种植物乳杆菌L1901浸米后的浸米水进行循环利用。
在一种实施方法中,所述循环利用包括:将接种植物乳杆菌L1901浸米后的浸米水,以40-60%的比例与清水混合后,进行下一轮浸米。
在一种实施方法中,植物乳杆菌L1901接种前进行活化处理。将植物乳杆菌L1901活化扩培后将菌液接种于浸米水中。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法中,将植物乳杆菌进行平板划线活化,液体MRS活化2次,以及大米糖化液活化,然后将菌液添加到浸米水中。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产生且具有降解生物胺能力的植物乳杆菌L1901,应用于粮食制品浸米过程中。在黄酒浸米水中接种后该菌株后,浸泡24h时,生物胺含量仅为清水浸的6.58%。浸泡72h、120h、264h、504h时,生物胺含量分别为6.37%、8.24%、15.58%和10.31%。接种此乳酸菌还可使米浆水品质澄清,为米浆水循环利用创造了条件。
生物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如皋江大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江南大学(如皋)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江南大学;如皋江大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江南大学(如皋)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43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