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74499.7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5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程永亮;刘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第二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4 | 分类号: | E04B2/84;E04B2/86;E04G17/0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合 板式 剪力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包括钢筋笼、位于钢筋笼两侧的外墙板和内墙板,内墙板、外墙板与钢筋笼之间围合形成灌浆空间,还包括锁紧螺母、穿设在灌浆空间内的若干套筒、两相对设置在套筒内的导柱、位于导柱两侧且呈L型设置的插块,套筒的两端分别延伸出内墙板、外墙板的侧壁外并与锁紧螺母连接,导柱内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驱动两插块延伸至灌浆空间内的驱动组件,导柱的外壁设有供插块穿过的插孔,套筒的外壁沿其轴向设有与插孔相应的调节孔,套筒内设有驱动两导柱相对滑移的调节件,外墙板、内墙板朝向钢筋笼的侧壁设有若干插槽,插块的水平端穿过钢筋笼并延伸至插槽内;该剪力墙结构,方便对内、外墙板固定定位,施工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剪力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
背景技术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叠合板式剪力墙是建筑工业化的结构形式,是现代预制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形式之一,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具有节能、节水、节材、减震、大幅度减少建筑垃圾、降低噪声污染、减少劳动力、有效改善施工环境、提高工程质量等特点。
现有的叠合板剪力墙结构体系由预制部分和现浇部分组成,其中预制部分为薄板,在预制构件加工厂完成,施工时吊装就位;剪力墙核心部分是在现场绑扎钢筋,现浇混凝土,同时预制叠合剪力墙与边缘构件通过现浇连接,共同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作用。
但是在浇筑浆料前,需要将预制板和钢筋笼绑扎固定,避免预制板产生倾斜,目前对预制板和钢筋笼的固定方式,一般是通过钢丝绑扎,由于钢丝绑扎,耗时费力,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施工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叠合板剪力墙结构。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叠合板剪力墙结构,包括钢筋笼、位于钢筋笼两侧的外墙板和内墙板,所述内墙板、外墙板与钢筋笼之间围合形成有灌浆空间,还包括锁紧螺母、穿设在灌浆空间内的若干套筒、两相对设置在套筒内的导柱、位于导柱两侧且呈L型设置的插块,所述套筒的两端分别延伸出内墙板、外墙板的侧壁外并与锁紧螺母连接,两所述导柱内均设有空腔,所述插块的竖直端延伸至空腔内,所述空腔内设有驱动两插块延伸至灌浆空间内的驱动组件,所述导柱的外壁设有供插块穿过的插孔,所述套筒的外壁沿其轴向设有与插孔相应的调节孔,所述套筒内设有用于驱动两导柱相对滑移的调节件,所述外墙板、内墙板朝向钢筋笼的侧壁均布设有若干插槽,所述插块的水平端穿过钢筋笼并延伸至插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套筒穿设在灌浆空间内,拧紧锁紧螺母,实现了内墙板、外墙板与钢筋笼之间的定位;其次利用驱动组件驱动两个插块沿导柱的径向相对滑移,进而可将插块由外至内依次穿过插孔、调节孔并延伸至钢筋笼内;然后利用调节件驱动两个导柱相互远离,进而可将插块的水平端穿过钢筋笼并插入插槽内,最终实现了对内墙板、外墙板与钢筋笼之间的连接,提高了混凝土浇筑过程的稳定性,避免成型后的墙体歪斜;采用上述结构构成的固定方式,不需要人工绑扎钢丝,实现内、外墙板与钢筋笼之间的连接,省时省力,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手柄、与导柱轴向同向的驱动杆、第一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与导柱径向同向的丝杆、分别设置在两插块竖直端底壁的滑块,两所述丝杆分别设置在第二锥齿轮的两侧壁轴心处,两所述丝杆的螺纹旋向方向,所述插块的竖直端壁设有与丝杆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所述导柱的内壁沿其径向设有供滑块滑移的滑槽,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第一锥齿轮相连,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手柄相连,所述驱动杆的外壁设有定位组件固定在套筒外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第二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市第二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44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