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关柜活门机构锁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4694.X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3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郭锐;王峰;刘成龙;张玉刚;王志童;畅玉珊;蒋甘宁;孙兆亨;赵东军;王彦东;赵宝;李宜强;赵永萍;罗萍;方海赟;吴亚盆;路峤;肖登;宋兵杰;陈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兰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1/167 | 分类号: | H02B11/167;H02B11/24;H01H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欢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柜 活门 机构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电力开关柜领域,具体为一种开关柜活门机构锁止装置;解决了开关柜活门机构无锁止装置造成的重大安全隐患问题;包括通过转轴可活动的安装的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所述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之间通过转轴安装有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由基盘和限位件组成,基盘安装于转轴上,限位件可活动安装于基盘上;本装置通过在可活动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安装锁止组件,实现对活门机构的可靠锁止,有效保障了运维检修人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开关柜领域,具体为一种开关柜活门机构锁止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开关柜的发展主要有二十世纪60年代仿制前苏联、70年代初步自主研发、80年代至今能够完全自主研制等三个阶段,截至目前,在开关柜种类、研发水平、生产质量、新技术应用、检测技术与国际标准接轨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开关柜是全封闭设备,接线不直观,带电部位隐蔽(如图1所示),在运行操作检修中有很大几率发生人生触电事故,如何通过改进技术保证操作和工作安全,是杜绝该类事故的一个重要着手点。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9年至今,全国各行各业发生了12起开关柜工作人身伤亡事故,其中开关室工作误开启活门机构造成人身触电事故发生6次,占比 50%。
目前现场配置使用的开关柜,不论进口的西门子、ABB产品,还是国内生产的KYN系列产品,均没有活门机构锁止、活门挡板隔离锁止功能,开关室工作易误碰活门机构开启活门挡板发生人身触电事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成为长期困扰运维管理单位的一大难题。
现有的活门安装机构如图3和图4所示,活门安装组件通过第一支架板2 和第二支架板3直接于内部活动挡板连接,通过现场调研和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隐患:
(1)当开关处于检修状态,开关室的上下隔离静触头总有一组带电或两组同时带电,在进行开关室二次回路消缺、机构调整等工作时,由于静触头活门机构无锁止装置,检修人员误打开活门或误碰活门机构开启挡板,失去与带电部位间的隔离措施,造成人身触电伤亡事故。
(2)在开关室进行工作,为了保证安全必须将该间隔所在的整段母线停电,扩大了停电范围,增加了操作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母线停电,造成多用户的停电,降低供电可靠性,减少售电量。
(3)目前采取由运维人员在活门机构的机构上直接加锁的方式锁止,运维人员需进入开关室进行挂锁操作,易发生误碰活门机构,开启挡板触电,其安全无法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关柜活门机构锁止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开关柜活门机构无锁止装置造成的重大安全隐患问题,本装置通过在两侧可活动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安装锁止组件,实现对活门机构的可靠锁止,有效保障了运维检修人员的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开关柜活门机构锁止装置,包括通过转轴4可活动的安装的第一支架板2和第二支架板3,所述第一支架板2和第二支架板3之间通过转轴4安装有锁止组件6,所述锁止组件6由基盘7和限位件9组成,基盘7安装于转轴4上,基盘7上设置的固定架13固定安装锁止组件6,限位件9可活动安装于基盘7 上。
所述第一支架板2和第二支架板3上设置有卡柱5。
所述基盘7为三角结构,对称的两角上设置有安装轴8,用于可活动安装锁止件9。
所述锁止件9上设置有卡槽10和限位柱11。
所述锁止件9设置有相互对称的两个。
所述对称的锁止件9端头通过弹簧12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主要实现了活门机构锁止功能。当开关处于检修状态时,可靠锁止活门机构,即使人员误入间隔也无法开启活门挡板。在当开关室进行二次回路消缺、机构调整等工作时,可靠的将活门挡板锁止,保障运维检修人员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兰州供电公司,未经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兰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46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印刷电路板
- 下一篇:存储装置和该存储装置的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