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监测高堆石坝变形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4990.X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6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马刚;程翔;常晓林;叶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罗敏清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 高堆石坝 变形 方法 | ||
1.一种监测高堆石坝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需要监测的高堆石坝上方设置可以对其进行监测的星载InSAR,利用星载InSAR对大坝整体进行监测以获取高堆石坝发生变形的重点监测区域;
在重点监测区域布设地基SAR以及船载SAR,利用地基SAR和船载SAR对重点区域进行进一步观测,获取重点监测区域的形变信息;
在高堆石坝面板下部平行于面板方向设置变形管道以在及高堆石坝内部沿高度方向设置多根水平的变形管道,坝体内部水平的变形管道沿水体水流方向设置,利用管道机器人在变形管道中来回运动巡测获取高堆石坝的大坝面板扰度以及沉降的形变信息;
高堆石坝监测预警管理云平台获取星载InSAR、地基SAR、船载SAR以及管道机器人的形变信息后,再结合高面板堆石坝的变形规律和高堆石坝三维模型实时生成高堆石坝相关的变形信息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高堆石坝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星载InSAR对高堆石坝进行监测获得重点监测区域的方法为:采用星载InSAR进行两次平行观测,获取主影像和辅影像并将其回传至高堆石坝监测预警管理云平台,高堆石坝监测预警管理云平台对主影像和辅影像进行配准重采样,得到坝体形变相位干涉图,再对可适应性滤波后的差分干涉图进行相位解缠;然后对处理后的星载InSAR变形信息进行反演分析,最终获得高堆石坝表面整体范围内的变形信息,根据得到的变形信息确定重点监测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测高堆石坝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点监测区域为变形速率大于5cm/yr的区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高堆石坝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重点监测区域内设置地基SAR,地基SAR向重点监测区域发射、接收遥测信号,并将信号回传至高堆石坝监测预警管理云平台,高堆石坝监测预警管理云平台接收遥测信号并对其进行数据处理,从而获取重点监测区域超过一定天数的变形过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高堆石坝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定点布设地基SAR监测困难或监测精度超过一定要求的坝体重点监测区域,在其对应的水体水面上设置船载SAR,利用船载SAR向重点监测区域发射、接收遥测信号,船载SAR将遥测信号高堆石坝监测预警管理云平台,高堆石坝监测预警管理云平台根据遥测信号及船载SAR运动轨迹参数进行数据处理,从而获取坝体重点监测区域一定天数内的精确变形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高堆石坝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管道机器人置于变形管道内进行往返运动,获取并储存其运动轨迹数据,管道机器人将其运动轨迹数据传送至高堆石坝监测预警管理云平台,高堆石坝监测预警管理云平台接收信息并对管道机器人在不同时间测量的运动轨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得到坝体内部沉降变形及大坝面板扰度。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高堆石坝变形的方法使用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星载InSAR,用于对大坝整体进行监测获取观测影像,并将观测影像进行传输;
地基SAR,用于对重点监测区域发射、接收遥测信号,并将遥测信号进行传输;
船载SAR,用于对重点监测区域发射、接收遥测信号,并将遥测信号进行传输;
管道机器人,用于在变形管道来回巡测以获取其运动轨迹数据,并将运动轨迹数据进行传输;以及
高堆石坝监测预警管理云平台,用于接收星载InSAR、地基SAR、船载SAR以及管道机器人传输的信息和数据,并对获取的信息和数据进行计算,生成高堆石坝相关的变形信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49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绞车生产用板材铣边工艺
- 下一篇:一种表面釉料固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