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硬耐磨耐蚀耐高温合金铸钢磨套及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75007.6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3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承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昆伦特钢装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22;C22C38/24;C22C38/26;C22C38/28;C21D1/26;C21D1/18;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耐高温 合金 铸钢 制造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硬耐磨耐蚀耐高温合金铸钢磨套及制造工艺。主要用于制造世界一流水平的日产(4000‑5000)吨生料或带温熟料大型立磨机之核心件磨套及高温重载强挤压、强磨损仍属世界各国尚未完全解决的轧钢厂之热轧辊等高难装备件;本发明的主要性能:Бb≥2600N/mm2,HRC=60‑65,αku=10‑18J/cm2],任一截面金相组织为韧性马氏体,晶粒度(6‑9)级;较德国莱歇公司同类产品强度提高27.14%,硬度提升了15.74%;应用工温提升了330度;而莱歇公司产品为硬脆无韧之高铬铸铁件;使用寿命为进品产品的2倍多;若出口1万吨按日本或德国产品价(12‑16)万元/T下降50%,则可为国家创汇1亿美元;产品生产企业可获利4亿元(RMB)。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硬耐磨耐蚀耐高温合金铸钢磨套及制造工艺,主要用于矿山、建材、冶金、电力、机械等行业。它是滚压破碎、研磨、细化各种矿石原料或其半成品的立式旋转磨机(亦称立磨),如:原料磨(生料磨)、熟料磨(水泥磨)、矿渣磨等设备中的关键部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高硬耐磨耐蚀耐高温合金铸钢磨套及制造工艺。
技术背景
在世界现代化的中、大型水泥厂里和日产3000T、4000T、5000T熟料配套的大型立磨之磨套(每套4件,每件净重5-8吨,外径在1.9m-2.4m,内外径均系球面,壁厚180-260mm,上下总高650-900mm不等);随着生产应用的需要入磨风温由250℃-300℃提升到270℃-320℃,磨腔随立磨旋转,而磨套和磨辊轴由进口轴承固联,在磨腔内做差速旋转,实现对入磨物料(熟料、矿渣或金属矿等)的滚压、破碎、研磨、均化的生产工艺过程。磨套表面对物料而言,主要承受的是强烈的滚压性相对磨损;它和物料、碟形盘及磨腔周壁必然会产生较大的碰撞冲击和研磨热,致使磨腔内温度同步升高,且随转速增高,而研磨热加大。对磨套而言,沿周向又承受着巨大的由滚压磨擦力而产生的巨大切向拉力,目前国内有不少厂家和设计研究院所研制的磨套,都是采用于200℃-300℃回火后硬度HRC=53-55高铬耐磨铸铁制成,其实际工作寿命不足3000小时,每吨价格为2.8万元-3.2万元,不少磨套在使用中出现破裂,而被迫停产更换;而进口磨套产品号称使用寿命为8000-10000小时,每吨价格为12-14万元(人民币);而实际使用寿命约(七-九)个月,不足6500小时。严重地影响了相关企业的生产和经济效益及社会综合效益。现将当代主要相关的耐热耐磨套之金属材料化学成份,回火温度和主要性能及不耐磨原因分析汇列如下:
针对上表所列数据经认真分析、研究并结合现场应用实践可得出以下结论:
1、上述序号1、2两类均为所含合金元素高达22%以上的高铬铸铁件,除配炉成本高之外,而它们的最终回火温度仅在200℃-300℃,而硬度HRC=53-55,但应用工温却在270℃-320℃,则势必造成过热降硬的效应;
2、上述序号1、2两类高铬铸铁热处理后的最终金相组织均为:硬脆而无韧和易于破裂的共晶碳化物[(Cr.Fe]7C3+(Fe.Cr)3C)+二次碳化物+马氏体+残余奥氏体,所以它们仅适合常温下,对煤钎石、孔雀石等松软物料有一定的耐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昆伦特钢装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昆伦特钢装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50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