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轻集料条板墙体接茬处裂缝修补方法及其修补层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5449.0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5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王晓丹;刘涛泽;李龙波;王慧;吴泽;蒋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尉保芳 |
地址: | 55002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集料 墙体 接茬 裂缝 修补 方法 及其 | ||
1.一种复合轻集料条板墙体接茬处裂缝修补方法,所述复合轻集料条板墙体包括第一复合轻集料条板(1)和第二复合轻集料条板(4),所述第一复合轻集料条板(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复合轻集料条板(4)的一端拼接,所述第一复合轻集料条板(1)与所述第二复合轻集料条板(4)之间形成接茬缝隙(2),所述接茬缝隙(2)中填充有填充砂浆层(5),所述第一复合轻集料条板(1)、所述第二复合轻集料条板(4)和所述填充砂浆层(5)的表面铺设有装饰面(3),其特征在于,所述修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基层处理:刮除裂缝两侧的部分所述装饰面(3),露出部分第一复合轻集料条板(1)和部分第二复合轻集料条板(4),并清理干净,得到第一裸露面板和第二裸露面板;
S2、刷界面剂:取界面剂,均匀涂刷在对步骤S1中所述第一裸露面板和所述第二裸露面板的表面,得到界面剂层;
S3、刮一层石膏:取石膏均匀的涂抹在步骤S2中的界面剂层的表面上,形成第一石膏层(7);
S4、铺贴抗裂纸带(8):取抗裂纸带(8),粘贴在步骤S3中所述第一石膏层(7)的表面上,得到粘贴抗裂纸带(8)第一石膏层(7);
S5、刮二层石膏:待步骤S4中所述粘贴抗裂纸带(8)第一石膏层(7)完全干燥后,取石膏均匀的涂抹在所述粘贴抗裂纸带(8)第一石膏层(7)的表面上,形成第二石膏层(9);
S6、刷一层腻子:待步骤S5中所述第二石膏层(9)完全干燥后,取腻子均匀的刮在所述第二石膏层(9)的表面上,形成第一腻子层(10);
S7、铺贴耐碱玻纤网格布(11):取耐碱玻纤网格布(11),粘贴在步骤S6的所述第一腻子层(10)的表面上,得到粘贴耐碱玻纤网格布(11)第一腻子层(10);
S8、刷二层腻子:待步骤S7中所述粘贴耐碱玻纤网格布(11)第一腻子层(10)完全干燥后,取腻子均匀的刮在所述粘贴耐碱玻纤网格布(11)第一腻子层(10)的表面上,形成第二腻子层(12),完成裂缝的修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轻集料条板墙体接茬处裂缝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刮除的所述装饰面(3)的边缘离所述裂缝的距离为50-8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轻集料条板墙体接茬处裂缝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界面剂层的厚度为1.5-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轻集料条板墙体接茬处裂缝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第一石膏层(7)的厚度为3-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轻集料条板墙体接茬处裂缝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所述第二石膏层(9)的厚度为3-5mm,所述第一石膏层(7)与所述第二石膏层(9)厚度的加和不大于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轻集料条板墙体接茬处裂缝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当步骤S3中所述第一石膏层(7)刚刷完之后即将所述抗裂纸带(8)放在所述第一石膏层(7)表面,所述抗裂纸带(8)通过所述第一石膏层(7)自身粘性粘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轻集料条板墙体接茬处裂缝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7中,当步骤S6中所述第一腻子层(10)刚刷完之后即将所述耐碱玻纤网格布(11)放置在所述第一腻子层(10)的表面,所述耐碱玻纤网格布(11)通过所述第一腻子层(10)自身粘性粘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轻集料条板墙体接茬处裂缝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7中,所述耐碱玻纤网格布(11)的宽度为90-150mm。
9.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轻集料条板墙体接茬处裂缝修补方法制备的修补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石膏层(7)、抗裂纸带(8)、第二石膏层(9)、第一腻子层(10)、耐碱玻纤网格布(11)和第二腻子层(12),所述第二石膏层(9)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一石膏层(7)的一侧面粘接,所述抗裂纸带(8)位于所述第一石膏层(7)和所述第二石膏层(9),所述抗裂纸带(8)与所述第一石膏层(7)粘接,所述第一腻子层(10)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二石膏层(9)的另一侧面粘接,所述第一腻子层(10)的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二腻子层(12)的一侧面粘接,所述耐碱玻纤网格布(11)位于所述第一腻子层(10)与所述第二腻子层(12)之间,并与所述第一腻子层(10)粘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民族大学,未经贵州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544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