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屏、触控显示器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5509.9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7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唐根初;黄梅峰;周文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屏 显示器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屏、触控显示器及电子设备,所述触控屏包括触控电极和天线,所述触控屏具有可视区,所述触控电极位于所述可视区,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导通线路,所述触控电极未设有所述导通线路的区域为非导通区,所述天线位于所述非导通区且位于所述可视区的边缘。本申请提供的触控屏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天线模块设置方式不适用于全面屏电子设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屏、触控显示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进步,电子设备朝向轻薄和高密集度的趋势发展。电子设备的触控屏上通常集成有天线模块,然而电子设备的边框越来越窄,现有技术的天线模块设置方式不适用于全面屏电子设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屏、触控显示器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天线模块设置方式不适用于全面屏电子设备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屏,所述触控屏包括触控电极和天线,所述触控屏具有可视区,所述触控电极位于所述可视区,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导通线路,所述触控电极未设有所述导通线路的区域为非导通区,所述天线位于所述非导通区且位于所述可视区的边缘。由于在实际使用触控屏的过程中,使用者在触控触控屏时,触控所述触控屏的可视区的边缘的几率非常低,因此将天线设于触控屏的可视区的边缘几乎不会对触控屏的触控功能产生干扰,而且还利于天线集成于触控屏上,尤其解决了全面屏电子设备的天线设置问题。同时还有效减小所述天线在相关设备中设置所占用的空间,同时所述天线位于非导通区,从而避免所述天线影响所述触控屏的触屏性能。所述天线位于所述非导通区。也就是说,所述天线与所述触控电极位于同一层,从而不需要通过新增层结构来设置所述天线,在不增加所述触控屏的厚度的情况下集合天线,且在形成工艺中,所述天线和所述触控电极可同时形成,不增加工艺步骤,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所述触控屏的生产成本。
其中,所述触控电极包括沿着所述触控电极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为感测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为驱动层,所述非导通区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第一非导通区和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的第二非导通区,所述天线位于所述第一非导通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在使用过程中,相对所述第二电极层靠近使用者,从而所述天线在传送信号的时候,传送的信号不需要经过所述第二电极层,也就是说,传送的信号需要通过的介质更少,也即,信号被消减的越少,从而所述天线传送的信号强度更好。
其中,所述第一非导通区和所述第二非导通区于所述触控屏的厚度方向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形成非导通交叠区,所述天线位于所述非导通交叠区。也就是说,所述天线在所述触控屏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第一导通线路和第二电极层的第二导通线路均不重叠,从而避免所述天线影响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的触控性能。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一导通线路和第一断开线路,所述第一导通线路排布成网格状形成第一导通区,所述第一断开线路排布成网格状形成所述第一非导通区。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非导通区上也设有与所述第一导通区相同的网格状线路,从而有效减小所述第一电极层的所述第一导通区和第一非导通区的视觉差异。
其中,所述天线由导通的线路排布成网格状,所述第一导通线路、所述第一断开线路和所述天线排布成的网格状的金属网格的网格尺寸均相同,进一步减小了所述第一电极层的整体视觉差异,提高用户体验。
其中,形成所述第一导通线路的导线的线宽为0.5~4.5μm,保证了所述第一电极层的透明度较高,且保证了天线的性能,提高用户的视觉体验。
其中,所述第一导通线路的金属网格为正方形或菱形。
其中,所述金属网格中的每个网格的边长的尺寸为50~500μm,保证所述第一电极层的透明度较高,提高用户的视觉体验。
其中,所述第一导通线路的金属网格为随机网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55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