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临时便桥自动补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76337.7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2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洪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名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3/04 | 分类号: | B05B13/04;B05B14/00;E01D22/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黄珍丽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时 便桥 自动 设备 | ||
1.一种临时便桥自动补漆设备 ,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壳(1)、第一磁吸行走机构(2)、第二磁吸行走机构(3)、喷漆机构(4)、上部滑动喷漆辅助件(5)、下部滑动喷漆辅助件(6),除污机构(7)和工业电脑,第一磁吸行走机构(2)设置在机壳(1)顶端一侧,第二磁吸行走机构(3)设置在机壳(1)底端,上部滑动喷漆辅助件(5)设置在机壳顶端一角,下部滑动喷漆辅助件(6)设置在机壳底端一角,喷漆机构(4)和除污机构(7)均设置在机壳内部,喷漆机构(4)的工作端通过软管设置在上部滑动喷漆辅助件(5)和下部滑动喷漆辅助件(6)的一端,除污机构(7)的工作端滑动设置在上部滑动喷漆辅助件(5)和下部滑动喷漆辅助件(6)的另一端,所述机构均与工业电脑电连接,第一磁吸行走机构(2)包括有第一行走装置(2a)、第一伺服电机(2b)和第一安装支架(2c),第一伺服电机(2b)设置在机壳(1)内部,第一行走装置(2a)通过第一安装支架(2c)设置在机壳(1)顶端一侧,第一行走装置(2a)的工作轴贯穿机壳(1)与第一伺服电机(2b)的工作端同轴固定连接,第一行走装置(2a)包括有履带(2a1)、履带轮(2a2)、第一支撑架(2a3)、第二支撑架(2a4)、安装盒(2a5)、电磁铁(2a6)、张紧轮(2a7)和第一转动轴(2a8),履带轮(2a2)通过第一转动轴(2a8)同轴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架(2a3)和第二支撑架(2a4)之间两端,第二支撑架(2a4)设置在第一支撑架(2a3)和第二支撑架(2a4)之间,电磁铁(2a6)设置在安装盒(2a5)内,张紧轮(2a7)与履带轮(2a2)同轴向转动设置在安装盒(2a5)的四角,第一转动轴(2a8)贯穿机壳(1)与第一伺服电机(2b)的工作端同轴固定连接履带(2a1)套设在履带轮(2a2)和张紧轮(2a7)上,第二磁吸行走机构(3)包括有第二行走装置(3a)、第二安装支架(3b)、第一锥齿轮(3c)、第二锥齿轮(3d)和第二伺服电机(3e),第二行走装置(3a)与第一行走装置(2a)结构完全相同,第二伺服电机(3e)设置在机壳(1)内部,第二行走装置(3a)通过第二安装支架(3b)设置在机壳(1)底端,第一锥齿轮(3c)同轴设置在贯穿机壳(1)的第二行走装置(3a)工作轴上,第二锥齿轮(3d)同轴设置在第二伺服电机(3e)的工作轴上,第一锥齿轮(3c)与第二锥齿轮(3d)啮合,机壳(1)顶部一角设置有上弧槽(1a);上部滑动喷漆辅助件(5)包括有第一半圆轨道(5a)、第二半圆轨道(5b)、半圆连接板(5c)、第一外圆齿条(5d)、第二外圆齿条(5e)、内圆齿条(5f)和半圆轨道驱动装置(5g),第一半圆轨道(5a)通过半圆连接板(5c)与第二半圆轨道(5b)同轴固定连接,第一半圆轨道(5a)外圆周面上同轴设置有第一外圆槽(5a1),第二半圆轨道(5b)外圆周面上同轴设置有第二外圆槽(5b1),第二半圆轨道(5b)内圆周面上同轴设置有内圆槽(5b2),第一外圆齿条(5d)和第二外圆齿条(5e)分别同轴设置在第一外圆槽(5a1)和第二外圆槽(5b1)内,内圆齿条(5f)同轴设置在内圆槽(5b2)上,半圆轨道驱动装置(5g)设置在机壳(1)内部顶端一角,半圆连接板(5c)与上弧槽(1a)滑动配合,第二外圆齿条(5e)和内圆齿条(5f)与半圆轨道驱动装置(5g)工作端啮合;除污机构(7)工作端通过第一外圆齿条(5d)与第一半圆轨道(5a)滑动啮合;喷漆机构(4)的喷漆端设置在第一半圆轨道(5a)的一端,机壳(1)内部底端还设置有上弧槽(1a),半圆轨道驱动装置(5g)包括有第一传动轮(5g1)、第二传动轮(5g2)、第一从动轴(5g3)、第二从动轴(5g4)、第一同步带(5g5)、第二同步带(5g6)、第一啮齿轮(5g7)、第二啮齿轮(5g8)和第四伺服电机(5g9),多个第一传动轮(5g1)通过第一从动轴(5g3)同轴设置在机壳(1)内部,第一传动轮(5g1)与第二外圆齿条(5e)啮合,多个第二传动轮(5g2)通过第二从动轴(5g4)同轴设置在机壳(1)内部,第二传动轮(5g2)与内圆齿条(5f)啮合,相邻第一从动轴(5g3)之间通过第一同步带(5g5)同步传动连接,相邻第二从动轴(5g4)之间通过第二同步带(5g6)同步传动连接,一对相邻的第一从动轴(5g3)和第二从动轴(5g4)贯穿上弧槽(1a)分别与第一啮齿轮(5g7)和第二啮齿轮(5g8)同轴固定连接,第一啮齿轮(5g7)和第二啮齿轮(5g8)之间啮合,第四伺服电机(5g9)的工作轴与第一从动轴(5g3)同轴固定连接,机壳(1)底部一角设置有下弧槽(1b);下部滑动喷漆辅助件(6)结构与上部滑动喷漆辅助件(5)结构完全相同,下部滑动喷漆辅助件(6)滑动设置在下弧槽(1b)上,喷漆机构(4)的另一喷漆端设置在下部滑动喷漆辅助件(6)的一端,喷漆机构(4)包括有喷漆装置(4a)、第一梯形管(4b)、连接管(4c)、油漆罐(4d)和喷漆头(4e),喷漆装置(4a)和油漆罐(4d)均设置在机壳(1)内部,油漆罐(4d)通过连接管(4c)与第一梯形管(4b)的进漆口连通,第一梯形管(4b)设置在喷漆装置(4a)的出漆口,喷漆头(4e)设置在上部滑动喷漆辅助件(5)和下部滑动喷漆辅助件(6)的滑动件一端,喷漆头(4e)的出漆口朝向上部滑动喷漆辅助件(5)和下部滑动喷漆辅助件(6)的轴心,第一梯形管(4b)通过软管贯穿机壳(1)与安装在上部滑动喷漆辅助件(5)和下部滑动喷漆辅助件(6)上的喷漆头(4e)的进漆口连通,除污机构(7)包括有第一滑动盒(7a)、液泵(7b)、连通管(7c)、第二梯形管(7d)和第二滑动盒(7e),第一滑动盒(7a)滑动设置在第一半圆轨道(5a)上,液泵(7b)设置在机壳(1)内部,液泵(7b)的出液口通过连通管(7c)与连接管(4c)连通,第二滑动盒(7e)滑动设置在下部滑动喷漆辅助件(6)的第一半圆轨道上,第二梯形管(7d)设置在液泵(7b)的抽液口,第二梯形管(7d)通过软管贯穿机壳(1)分别与第一滑动盒(7a)和第二滑动盒(7e)的抽污端连通,第一滑动盒(7a)包括有扇形盒体(7a1)、分隔板(7a2)、第三伺服电机(7a3)、第三传动轮(7a4)、第二转动轴(7a5)和止流条(7a6),扇形盒体(7a1)一端设置有滑动轨道,扇形盒体(7a1)的内弧面上均匀分布有通孔,分隔板(7a2)设置在扇形盒体(7a1)内部使得扇形盒体(7a1)分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二转动轴(7a5)同轴转动设置在第一空腔内部,面上均匀分布有通孔,分隔板(7a2)设置在扇形盒体(7a1)内部使得扇形盒体(7a1)分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二转动轴(7a5)同轴转动设置在第一空腔内部,扇形盒体(7a1)第二空腔底端设置有连接孔,液泵(7b)的抽液端通过软管贯穿机壳(1)与连接孔连通,第三传动轮(7a4)贯穿滑动轨道底端与第一外圆齿条(5d)啮合,第三伺服电机(7a3)的工作轴与第二转动轴(7a5)同轴固定连接,止流条(7a6)设置在扇形盒体(7a1)内弧面的两端,工作人员将自动补补漆设备放置在便桥的边缘,从而使得第一磁吸行走机构抵接在便桥边缘的顶端,使得第二磁吸行走机构抵接在便桥底部一侧,在磁力作用下,补漆设备能够稳定的在便桥上行走而不至于跌落,位于所述行走机构后方的上部滑动喷漆辅助件和下部滑动喷漆辅助件旋转工作,从而使得上部滑动喷漆辅助件围绕便桥的顶部支架周围,下部滑动喷漆辅助件围绕便桥的底部支架周围,从而使得安装在上部滑动喷漆辅助件和下部滑动喷漆辅助件一端的喷漆机构工作端通过软管贯穿机壳对便桥的上下支架进行喷漆,在喷漆过程中,除污机构的工作端在上部滑动喷漆辅助件和下部滑动喷漆辅助件上不断滑动,从而收集喷漆中的气态油漆,当除污机构的工作端移动到支架正下方时,多余的油漆在重力作用下落向除污机构的工作端,从而收集液态液体,从而不对河水产生污染,工业电脑控制所述机构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名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名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63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