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5G NR系统的上行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76833.2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8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倪霞;杨新玲;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信科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5/02 | 分类号: | H04L25/02;H04L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睿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nr 系统 上行 信道 估计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5G NR系统的上行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5G NR系统的上行波形,若所述上行波形为CP‑OFDM波形,则根据接收的SRS信号计算所述SRS信号的频域相关值和SNR值;根据所述SRS信号的频域相关值和SNR值,获取LMMSE信道估计方法中的实时滤波系数;根据所述实时滤波系数,基于所述LMMSE信道估计方法对所述5G NR系统的上行信道进行估计。本发明提高了信道估计的准确性,同时也减少了PUSCH信道估计的计算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5G NR系统的上行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5G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与4G相比拥有更高的速度、更低的时延和更密集的连接。作为多载波技术的典型代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在4G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5G NR(New Radio)设计中,OFDM仍然是基本波形。NR的设计中上下行都支持CP-OFDM(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复用),意味着上下行采用相同的波形,当上下行间发生相互干扰时,为采用更先进的接收机进行干扰消除提供了可能。同时,对于上行发送,仍然保留对DFT-S-OFDM(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的正交频分复用)的支持。主要原因在于DFT-S-OFDM可以利用单载波特性,相对CP-OFDM有更低的峰均比(PAPR)。
由于OFDM系统在发射端采用了逆傅里叶变换(IFFT)和插入循环前缀等技术,在接收端丢弃循环前缀后用傅里叶变换(FFT)解调,有效抑制了码间干扰,并将频率选择性信道变换成一组具有平坦衰落特性的子信道。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仅需要简单的频域一阶均衡技术就可以满足高速率的数据传输要求。当然,要获得高的性能,就必须对信道的传输函数进行准确估计。在OFDM系统中,估计信道传输函数的方法之一是基于频域导频和插值技术的信道估计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发射机在频域内插入导频子载波,在接收端从数据符号中取出导频符号并获得导频子载波位置处子信道传输函数的估计,两个导频符号位置之间的子信道传输函数通过插值的方法获得。
现有的基于导频的OFDM信道估计方法基本可以分为最小均方误差(LS)、线性最小均方误差(LMMSE)和基于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离散傅里叶变换)的信道估计几种方法。由于LMMSE方法在AWGN(Additive White Gaussion Noise,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中使信道估计的均方误差最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OFDM的信道估计中。LMMSE需要预先获得信道的先验信息,比如信道的时延估计参数以计算相关矩阵。然而实际情况中,上行共享信道(PUSCH)很难在信道估计之前获得这些信道先验信息。通常的做法是预先存储一些常用的统计信道模型场景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矩阵项,甚至直接存储一些典型的估计器系数,设备通过检测实际的信道场景,将最接近的LMMSE估计器系数匹配以使用。这些采用固定滤波系数的LMMSE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由于不能根据信道特性进行实时滤波,性能有一定损失,系统的误码率也较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的上行信道估计方法实时性差,上行信道估计不准确的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5G NR系统的上行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5G NR系统的上行信道估计方法,包括:
获取5G NR系统的上行波形,若所述上行波形为CP-OFDM波形,则根据接收的SRS信号计算所述SRS信号的频域相关值和SNR值;
根据所述SRS信号的频域相关值和SNR值,获取LMMSE信道估计方法中的实时滤波系数;
根据所述实时滤波系数,基于所述LMMSE信道估计方法对所述5G NR系统的上行信道进行估计。
具体地,计算所述SRS信号的频域相关值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信科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信科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68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低压缩永久变形率的泡棉用双组分液体硅橡胶
- 下一篇:辐射单元及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