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热处理内应力进行校直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77521.3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4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强;张庆辉;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9/08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300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热处理 内应力 进行 工艺 | ||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利用热处理内应力进行校直的工艺,解决了现有工艺方法缸筒经调质处理后弯曲度超差的问题。利用热处理内应力进行校直的工艺,包括装炉、淬火加热、冷却、回火四个步骤,将缸筒弯曲面(凹面)朝下放置在平料盘的垫条上,缸筒两端悬空长度一致,保温均热后出炉先局部入水,并在水中左右移动然后整体入水冷却至常温后取出,检测直线度小于等于4mm后入炉回火;保温均热出炉后整体入水冷却至室温,冷却完毕后出水,按定型工艺规程重新调质,并检测直线度。本发明工艺合理、校直效果好、解决了常规校直方法无法解决的粗长薄壁管料校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工艺,具体为一种利用热处理内应力进行校直的工艺。
背景技术
缸筒为液压支架中主要的组成部件,在高端液压支架中,缸筒的材料多选用30CrMnSi钢,调质处理,HB260-290,这类缸筒均为长管料,经调质处理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弯曲变形,若超过机加工留量,均需要校直后再机加工。如某缸筒原材料尺寸规格为φ426×63×2155(φ426×φ290×2155),最终产品尺寸为:φ400×φ300×2100,可见,原材料单边留量为:外圆13mm,内孔5mm。因此,中缸筒的直线度要求为≤5mm。在热处理行业内,常用的校直方法为压力校直,但此方法仅适宜细长管棒料的校直,而不适宜粗长薄壁管料的校直,设计专用的校直工装,往往会出现校扁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工艺方法缸筒经调质处理后弯曲度超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热处理内应力进行校直的工艺。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利用热处理内应力进行校直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装炉:将垫条放置在平料盘上,垫条间距保证900~950mm之间,将缸筒弯曲面(凹面)朝下放置在垫条上,保证缸筒两端悬空长度一致;
(2)淬火加热:780~820℃保温均热0.3~0.7h然后850~900℃保温均热0.8~1.2h,保温时间到后出炉入水冷却;
(3)冷却:出炉后将缸筒局部入水,水面高出垫条80~120 mm,左右移动料车,使料车带动缸筒在水中移动1~1.5分钟;然后停车,保持0.8~1.2分钟;再将缸筒整体入水5~8分钟,冷却至常温后取出,检测直线度小于等于4mm后入炉回火;
(4)回火:560~600 ℃保温均热1.5~2.5h,出炉后整体入水冷却至室温,冷却完毕后出水,按定型工艺规程重新调质,并检测直线度。
热处理内应力分为组织应力和热应力两种。热应力是工件淬火冷却过程中各个部位冷却速度的差异,使各部位在每一瞬间都存在温度差,造成涨缩不均匀而产生的内应力。而组织应力是钢中奥氏体转变为其它各种组织时比容增大,使钢的体积膨胀,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其中,尤以发生马氏体转变时产生的体积效应更为显著,也就是体积变化最大。因此,可以利用这种组织转变的不同步,得到不同的组织,利用不同组织的体积差,使缸筒产生定向弯曲,从而将缸筒校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利用合理设计的缸筒淬火冷却过程的工艺参数,实现了缸筒校直。本发明严格控制入水深度和不同阶段冷却时间,得到不同组织,利用不同组织的体积差,校直缸筒,满足加工需求。工艺合理、校直效果好、解决了常规校直方法无法解决的粗长薄壁管料校直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利用热处理内应力进行校直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装炉:将垫条放置在平料盘上,垫条间距保证900~950mm之间,将缸筒弯曲面(凹面)朝下放置在垫条上,保证缸筒两端悬空长度一致;
(2)淬火加热:780~820℃保温均热0.3~0.7h然后850~900℃保温均热0.8~1.2h,保温时间到后出炉入水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75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