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的选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78090.2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9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升祥;崔为正;王洪江;高绘菊;兰凤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4 | 分类号: | A01K67/04;A23K50/90;A23K10/30;A23K10/37;A23K20/105;A23K20/174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薛鹏喜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饲料 适应性 家蚕 品种 选育 方法 | ||
1.一种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现行家蚕品种的中国系统家蚕为材料进行选育:每个世代的家蚕用3种饲料进行3次适应性选择,前5代采用蛾区混合育进行个体选择,第5代以后进行单蛾饲育,采用蛾区与个体选择相结合方法进行选育,每年2~3代,连续选择12代以上得到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的中国系统;所述中国系统的家蚕品种为菁松A或菁松B;所述单蛾饲育的方法为:上一代家蚕收蚁20蛾区以上,根据摄食性和发育整齐度从中选出6~7个蛾区,再根据发育速度和个体质量的大小从中选择60~100头蚕饲育至结茧;制种时同蛾区交配,每蛾区制种20蛾区以上;每个世代的家蚕用3种饲料:先用人工饲料M10收蚁,饲养24~48小时后再改换为人工饲料M33,不停食饲养至3龄或4龄起蚕改换为桑叶育,不停食饲育至结茧;每年选育春夏秋3代:春蚕期在摄食性基础上以茧丝质选择为主进行选育,夏蚕期及秋蚕期在摄食性基础上以强健性选择为主进行选育;所述人工饲料M10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桑叶粉10%,豆粕粉32%,玉米粉54%,柠檬酸 2.5%,山梨酸 0.4~1.0%,Vc 0.4~1.0%,氟苯尼考 0.1%;所述蛾区混合育进行个体选择是根据疏毛率、起蚕率、发育整齐度的高低以及发育经过的长短和个体质量的大小进行选择;所述单蛾饲育通过疏毛率、起蚕率、发育整齐度的高低以及发育经过的长短及个体质量的大小进行选育,同时进行茧形、缩皱、均整度的选择,然后再进行个体的全茧量、茧层率选择;
(2)以现行家蚕品种的日本系统家蚕为材料进行选育:每个世代的家蚕用3种饲料进行3次人工适应性选择,前5代采用蛾区混合育进行个体选择,第5代以后进行单蛾饲育,采用蛾区与个体选择相结合方法进行选育,每年2~3代,连续选择12代以上得到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的日本系统;所述日本系统的家蚕品种为皓月A或皓月B;所述单蛾饲育的方法为:上一代家蚕收蚁20蛾区以上,根据摄食性和发育整齐度从中选出6~7个蛾区,再根据发育速度和个体质量的大小从中选择60~100头蚕饲育至结茧;制种时同蛾区交配,每蛾区制种20蛾区以上;每个世代的家蚕用3种饲料:先用人工饲料M10收蚁,饲养24~48小时后再改换为人工饲料M33,不停食饲养至3龄或4龄起蚕改换为桑叶育,不停食饲育至结茧;所述人工饲料M33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桑叶粉33%,豆粕粉26%,玉米粉32.7%,柠檬酸2.5%,山梨酸0.4~1.0%,没食子酸 0.5~1.0%,Vc 0.4~1.0%,VB族混合物 0.5~1.0%,无机盐混合物3.0%;所述蛾区混合育进行个体选择是根据疏毛率、起蚕率、发育整齐度的高低以及发育经过的长短和个体质量的大小进行选择;所述单蛾饲育通过疏毛率、起蚕率、发育整齐度的高低以及发育经过的长短及个体质量的大小进行选育,同时进行茧形、缩皱、均整度的选择,然后再进行个体的全茧量、茧层率选择;
(3)对步骤(1)选育出的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的中国系统和步骤(2)选育出的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的日本系统进行杂交,获得的杂交种即为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809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体循环繁蜂设备
- 下一篇:一种不需除沙的人工饲料养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