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木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墙板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78160.4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7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军;张志高;彭强;李曼汝;黄朝曙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麓上住宅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284 | 分类号: | E04C2/284;E04C2/34 |
代理公司: | 长沙大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6 | 代理人: | 伍志祥 |
地址: | 413400 湖南省益阳市桃***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木结构 装配式 建筑 板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木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墙板材料,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木基板和夹持于两块所述木基板之间的金属加强板,两块木基板之间通过均匀分布的固定螺栓连接,所述固定螺栓贯穿所述金属加强板,两块所述木基板的相对侧边沿设置有外框架,所述金属加强板的边沿与所述外框架的内壁相接;所述固定螺栓连接两块所述木基板后。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两层木基板之间设置金属加强板,通过金属加强板支撑两块木基板的相对面,可提高墙板整体的防撞性能,且能够防止木基板在使用过程中变形,延长墙板的使用寿命;通过将金属加强板上的沟槽沿竖向设置,可提高墙板整体的竖向承载力,提高墙板的支撑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结构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木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墙板材料。
背景技术
木结构建筑是单纯由木材或主要由木材承受荷载的结构,通过各种金属连接件或榫卯结构进行连接和固定的建筑结构。木结构较传统的混凝土、砖结构房屋,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且施工和维护更加方便。但是由于木材本身为天然结构,因此在使用时,本身性能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支撑性能较差、木板在受压后容易变形、自身结构强度较差和使用寿命短等。因此,当今的木结构建筑常对木材进行改性,以增加木材本身的性能。而装配式建筑为当今木结构建筑的主要形式,建筑材料多在工厂内加工,加工好的板材和支撑结构运输至施工场地后,可快速进行装配,施工效率较传统的现场加工大大提高。而现有的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的墙板依然不能避免承重能力差、结构强度低、长时间使用易变形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适用于木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墙板材料,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通过加强结构,可提高墙板自身的结构强度,并且能够提高墙板的抗压性能,从而延长使用寿命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木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墙板材料,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木基板和夹持于两块所述木基板之间的金属加强板,两块木基板之间通过均匀分布的固定螺栓连接,所述固定螺栓贯穿所述金属加强板,两块所述木基板的相对侧边沿设置有外框架,所述金属加强板的边沿与所述外框架的内壁相接;
所述固定螺栓连接两块所述木基板后,使所述两块木基板与所述金属加强板的两侧表面贴紧,所述金属加强板为波浪形板,且沟槽沿竖直分布,所述金属加强板的沟槽内填充有隔音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加强板上水平贯穿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依次贯穿所述金属加强板上的沟槽,且与所述金属加强板焊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筋设置有多根,且在所述金属加强板上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加强板两侧分别设置有加强板固定部,所述加强板固定部上分别贯穿有固定螺栓。
作为优选,所述隔音材料为玻璃纤维、石棉和岩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作为优选,两块所述木基板上分别成型有配合所述固定螺栓上螺母和螺帽的定位槽,所述螺母和所述螺母端部均嵌入所述定位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木基板表面均设置有装饰板。
作为优选,所述木基板位实木板、胶合板、细木工板、刨花板和密度板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外框架采用实木条粘接而成,且与木基板粘接固定。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在两层木基板之间设置金属加强板,通过金属加强板支撑两块木基板的相对面,可提高墙板整体的防撞性能,且能够防止木基板在使用过程中变形,延长墙板的使用寿命;
2、通过将金属加强板上的沟槽沿竖向设置,可提高墙板整体的竖向承载力,提高墙板的支撑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麓上住宅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麓上住宅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81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