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涂覆固化装置及涂覆固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78815.8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8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微比特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9/12;B05C13/02;B05D3/06 |
代理公司: | 苏州简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71 | 代理人: | 杨瑞玲;杨晓东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化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覆固化装置及涂覆固化方法,包括承载机构,其承载待处理产品,所述待处理产品具有第一待处理端和第二待处理端;涂覆机构,其在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在所述涂覆机构位于工作位置时,所述涂覆机构涂覆承载于所述承载机构上的待处理产品中的第一待处理端或第二待处理端;固化机构,其在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在固化机构位于工作位置时,固化机构对承载于承载机构上的待处理产品中的已被涂覆的第一待处理端或第二待处理端进行固化处理。本发明所述装置解决了现有导丝涂覆装置体积大,光源利用率不高,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应用本装置可以涂覆固化同时进行,缩减导丝的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涂覆固化装置及涂覆固化方法。
背景技术
导丝是医疗领域常用的一种介入器械,其通过介入人体管腔而到达靶部位。导丝的表面均匀地涂覆有特制的涂液层,从而使导丝能够与人体环境相融合。在出厂之前,导丝在涂覆固化装置中完成涂液层的浸涂和固化,从而形成成品导丝。
而现有技术中的导丝涂覆固化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
1、为了配合导丝的长度,容纳导丝的试管的长度就要和导丝长度相匹配,这使得设备整体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较大,空间利用率低,且移动困难;
2、现有导丝在固化时设备提供的光源是直射的,为了导丝能均匀固化就必须要不停的旋转导丝,使得生产过程中效率低下,浪费人力物力来定时看护;
3、现有设备在给导丝固化时固化数量不达标,而且固化时间长,导致生产效率低;
因此,应当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导丝涂覆固化装置存在的缺陷,提高成品导丝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给市场提供一种涂覆固化装置及涂覆固化方法,从而提高成品导丝的生产效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涂覆固化装置,包括:
承载机构,其被设置的承载待处理产品,所述待处理产品具有第一待处理端和第二待处理端;
涂覆机构,其被设置的在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在所述涂覆机构位于工作位置时,所述涂覆机构涂覆承载于所述承载机构上的待处理产品中的第一待处理端或第二待处理端;
固化机构,其被设置的在初始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在所述固化机构位于工作位置时,所述固化机构对承载于所述承载机构上的待处理产品中的已被涂覆的第一待处理端或第二待处理端进行固化处理;
所述承载机构被设置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待处理产品的第一待处理端和第二待处理端中的一个对应于所述涂覆机构,所述待处理产品的第一待处理端和第二待处理端中的另一个对应于所述固化机构;
在第二位置时,所述待处理产品的第一待处理端和第二待处理端中的该另一个对应于所述固化机构,所述待处理产品的第一待处理端和第二待处理端中的该一个对应于所述涂覆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
在所述涂覆机构位于工作位置涂覆承载于所述承载机构上的待处理产品中的第一待处理端和第二待处理端中的一个的期间,所述固化机构也位于工作位置对承载于所述承载机构上的待处理产品中的第一待处理端和第二待处理端中已涂覆的另一个进行固化处理。
更进一步的,
所述涂覆机构包括多个排成一排的涂覆管;
所述承载机构包括多个排成一排的承载工位,所述待处理产品为多组,所述多组待处理产品的多个第一待处理端排成一排,所述多组待处理产品的多个第二待处理端排成一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微比特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微比特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88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急救补电方法、系统
- 下一篇:输电架上鸟窝清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