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子宫腔液来源外泌体在制备不孕不育相关疾病治疗药物及辅助治疗剂中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79146.6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6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胡适;丁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沣潮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A61K35/48;A61P15/08;A61P1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赵建敏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贤区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子宫 来源 外泌体 制备 不孕 不育 相关 疾病 治疗 药物 辅助 中的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提供了子宫腔液来源外泌体在制备不孕不育相关疾病治疗药物及辅助治疗剂中的用途。通过实验证实,外泌体通过促进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增强子宫内膜细胞活力、降低内膜细胞损伤、促进VEGF表达、维持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干性和刺激增殖实现子宫内膜生长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或缓解;通过发挥免疫耐受性作用、治疗自发性流产、提高T辅助淋巴细胞水平实现母胎免疫耐受障碍相关性疾病治疗或缓解,为不孕不育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依据。此外,本发明的外泌体无论对体内受精的受精卵,还是体外受精的受精卵,均能够以倍数方式有效提高其发育率,同时还提高了体外受精率移植的着床率和产仔率,对于不孕不育的治疗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子宫腔液来源外泌体在制备不孕不育相关疾病治疗药物及辅助治疗剂中的用途、该外泌体的制备方法以及含有该外泌体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子宫内膜损伤主要为内膜基底层的损伤,其主要原因与妊娠期刮宫有关,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妊娠期子宫内膜基底层疏松,更容易受到损伤。基于我国国情以及人工流产率逐渐增加的现状,子宫内膜受损的发生情况不容忽视。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干细胞受损或缺失;与此同时,损伤内膜局部的感染和无菌性炎症会破坏干细胞的壁龛微环境,造成上皮和间质细胞再生修复发生障碍,血管形成受阻,致密纤维组织形成,最终导致宫腔仅覆盖少量内膜,甚至无内膜,腺体萎缩,宫腔失去正常形态及功能。进一步的,宫腔内的免疫情况紊乱进一步介导子宫内膜免疫性流产的风险。
外泌体是一类直径为30-100nm的双层膜囊泡,可携带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质及遗传物质如mRNA,微小RNA(microRNA,miRNA)及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等。外泌体的稳定性极高,在各种冷冻冷藏和解冻条件下都可保存长达数年;来源广泛,天然存在于血液、尿液、唾液、母乳和细胞培养基等生物体液中;同时其含量也极为丰富,每毫升血浆中就含有10^8-13个外泌体。这些优点赋予了外泌体作为药物活性组分的可能性。
子宫腔液是存在于子宫腔内的一种生理性流体,其内也存在外泌体。专利申请201811552777.3公开了一种从猪活体提取子宫腔液外泌体的方法,但未能明确该种外泌体的用途,现有技术中也未见该来源外泌体的应用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子宫腔液来源外泌体的用途、制备方法以及含有该外泌体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子宫腔液来源外泌体在制备不孕不育相关疾病治疗药物及辅助治疗剂中的用途。
该子宫腔液来源的外泌体具有如下特征:直径约为30-150nm,具有脂质膜,内包裹蛋白质和mRNA、microRNA等遗传物质。
该不孕不育相关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生长障碍性疾病以及母胎免疫耐受障碍相关性疾病两类。前者包括子宫内膜损伤、卵巢早衰、性激素紊乱、多囊卵巢综合症、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子宫内膜炎、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子宫内膜腺体减少、内膜性纤维化、闭经、异常性子宫出血、子宫腺肌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生殖系统感染、子宫肌瘤等;后者包括反复性自发流产、先兆流产或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失败等。
因此,该治疗不孕不育相关疾病药物主要包括治疗子宫内膜生长障碍性疾病的药物或治疗母胎免疫耐受障碍相关性疾病的药物。
具体的,治疗子宫内膜生长障碍性疾病的药物为促进子宫内膜厚度增加的药物、增强子宫内膜细胞活力的药物、降低内膜细胞损伤的药物、促进VEGF表达的药物、维持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干性和刺激增殖药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治疗母胎免疫耐受障碍相关性疾病的药物为发挥免疫耐受性作用的药物、治疗自发性流产的药物、以及提高T辅助淋巴细胞水平药物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沣潮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沣潮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91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