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头防憋钻电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旋挖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79523.6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4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林;何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4/00 | 分类号: | E21B44/00;E21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黄志兴;李健 |
地址: | 2016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头防憋钻电控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钻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动力头防憋钻电控系统,包括主阀、主泵、副阀、副泵以及与先导泵连接的先导阀,所述主泵通过主阀与动力头马达连接,所述副泵通过副阀与加压油缸连接,所述主阀与副阀还分别与先导阀连接,以能够通过先导阀控制所述主阀与副阀的换向,还包括控制器和与该控制器电连接的流量控制阀,所述动力头马达上设有与该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检测动力头转速的转速检测装置,所述流量控制阀一端通过所述副阀内的换向阀与该副阀反馈油口连接,另一端与油箱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转速检测装置反馈信息,控制流量控制阀阀口开度,以能够减小所述加压油缸加压力。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动力头防憋钻电控系统控制方法及旋挖钻机。本发明能够防止憋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机液压控制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动力头防憋钻电控系统,在此基础上,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头防憋钻电控系统的控制方法,此外,还涉及一种旋挖钻机。
背景技术
旋挖钻机是一种适合建筑基础工程中成孔作业的施工机械。主要适用于砂土、粘性土、粉质土等土层施工,在灌注桩、连续墙、基础加固等多种地基基础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一般采用液压履带式伸缩底盘、自行起落可折叠钻桅、伸缩式钻杆、带有垂直自动检测调整、孔深数码显示等,整机操纵一般采用液压先导控制、负荷传感,具有操作轻便、舒适等特点。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动力头液压系统,在钻斗下放至孔底后,机手按下入岩按钮,推动一个先导手柄,先导泵6给先导阀5供油,通过先导阀5的开启控制主阀1和副阀3的开启;主泵2通过主阀1给动力头马达7供油,动力头马达7开始旋转掘进工作;同时,机手推动另一个先导手柄,副泵4通过副阀3给加压油缸8供油,加压油缸8开始对动力头加压。
在岩层较硬的情况下,如果加压油缸8施加给动力头的加压力过大,此时动力头所受到的负载扭矩会随之增加,当这个负载扭矩接近动力头马达7所提供的最大扭矩时,受地下岩层摩擦力的影响,钻头有可能会无法旋转,动力头马达7停止转动,会形成“憋钻”现象,此时需要机手手动撤销或者减小加压油缸8的加压力(手动泄压),经常性憋钻,会影响设备的实际施工掘进效率,严重时会损害动力头马达的使用寿命。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动力头防憋钻电控系统,以克服或缓解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力头防憋钻电控系统,该动力头防憋钻电控系统能够防止憋钻,延长动力头马达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旋挖钻机,该旋挖钻机能够有效保证施工效率。
此外,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力头防憋钻电控系统的控制方法,该动力头防憋钻电控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有效防止憋钻现象,保证施工效率,便于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动力头防憋钻电控系统,包括主阀、主泵、副阀、副泵、以及与先导泵连接的先导阀,所述主泵通过所述主阀与动力头马达连接,所述副泵通过所述副阀与加压油缸连接,所述主阀与所述副阀还分别与所述先导阀连接,以能够通过所述先导阀控制所述主阀与所述副阀的换向,还包括控制器和与该控制器电连接的流量控制阀,所述动力头马达上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检测动力头转速的转速检测装置,所述流量控制阀一端通过所述副阀内的换向阀与该副阀的反馈油口连接,另一端与油箱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转速检测装置的反馈信息,控制所述流量控制阀的阀口开度,以能够减小所述加压油缸的加压力。
优选地,所述加压油缸上设有用于检测油缸油压的第一压力检测装置,所述控制器的用于控制所述流量控制阀的输出电流与所述第一压力检测装置所检测的压力成反比关系。
具体地,所述副泵分别与所述副阀的进油口和反馈油口连接,当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流量控制阀开启后,所述反馈油口通过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油箱连通,以能够减小所述副泵的输出压力。
优选地,所述动力头马达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动力头马达油压的第二压力检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795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