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0039.5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8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熊杰;唐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K1/02 | 分类号: | H04K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吴磊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处理 方法 以及 相关 装置 | ||
提供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该方法中发送端首先接收来自接收端的通知消息,从而检测判断条件是否满足。若满足判断条件,则发送端先编码再加扰,接收端先解扰再译码,接收端译码时可以实现对数似然比LLR软合并。若不满足判断条件,则发送端先加扰后编码,接收端先译码后解扰,此时发送端和接收端在兼容旧WLAN协议下运行。本申请中,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兼容WLAN协议,也可以按照新模式实现LLR软合并,提高译码成功率,从而提高传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系统中,发送端发送数据时,在物理层首先对数据进行加扰,然后通过编码得到码字(code word,CW)。最后,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码字。其中,加扰的过程是用扰码序列与数据相加,加扰的作用是使得数据比特随机化,避免出现直流分量。相应地,接收端可以接收到发送端的码字。然后,接收端可以对接收到的码字进行译码以及解扰,从而得到发送端的数据。当接收端未能正确接收数据时,发送端可以重发数据。然而,在重发时,若发送端使用与上一次不同的扰码序列与数据相加,则会导致编码后得到的码字与上一次的码字不同。接收端接收到重发的码字后,重发的码字与上一次接收的码字不同。因此接收端在重新接收过程中接收到的码字不同,所以接收端无法实现对数似然比(log likelihood ratio,LLR)软合并。其中,LLR软合并技术是接收端接收码字时,根据码字将每次接收的LLR值累加,获得可信度更高的LLR值,从而根据LLR值进行译码,提高译码成功率,从而提高传输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用于按照新模式实现LLR软合并以及兼容WLAN协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步骤:发送端接收来自接收端的通知消息;当满足判断条件时,所述发送端对待发送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后进行加扰处理,以得到第一待发送信号,其中,所述判断条件包括所述通知消息指示所述接收端支持对接收到的信号先解扰后译码的模式;得到第一待发送信号后,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发送已得到的所述第一待发送信号;当不满足所述判断条件时,所述发送端对所述待发送数据进行加扰处理后进行编码处理,以得到第二待发送信号;得到第二待发送信号后,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发送已得到的所述第二待发送信号。
在本申请中,发送端可以接收来自接收端的通知消息,并根据判断条件选择新模式传输WLAN数据或兼容传统WLAN协议传输WLAN数据,能够兼容传统WLAN协议或通过新模式实现LLR软合并,提高译码成功率,从而提高传输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端对待发送数据进行所述编码处理后进行速率匹配,再进行所述加扰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待发送信号。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端对待发送数据依次进行所述编码处理,所述速率匹配,所述加扰处理,流解析处理,换序操作和调制,以得到所述第一待发送信号。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端对待发送数据进行所述编码处理后进行速率匹配,流解析处理和换序操作,再进行所述加扰处理,以得到所述第一待发送信号。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端对待发送数据依次进行所述编码处理,所述速率匹配,流解析处理,换序操作,所述加扰处理和调制,以得到所述第一待发送信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接收端接收来自发送端的通知消息;当满足判断条件时,所述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号先进行解扰处理后进行译码处理,其中,所述判断条件包括所述通知消息指示所述发送端采用对待发送数据先编码后加扰的模式;当不满足所述判断条件时,所述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号先进行译码处理后进行解扰处理。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号依次进行解调,解换序操作,解流解析处理,解扰处理,解速率匹配和译码处理,得到目标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00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道挖掘方法及相关产品
- 下一篇:数据库的实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