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动脉瘤的可降解贴片及其输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0103.X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4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军;侯文博;李建文;王燕;房艺;周文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军 |
主分类号: | A61F2/06 | 分类号: | A61F2/06;A61F2/9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1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动脉瘤 降解 及其 输送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介入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动脉瘤的可降解贴片及其输送方法。所述的贴片由可在体内降解的丝材编织而成,也可以是无孔或者多孔的可降解聚合物薄膜,降解的过程和产物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所述的贴片被压握于球囊外壁,四周边缘涂有生物兼容性粘接剂,通过球囊输送导管将所述的贴片输送至动脉瘤部位,扩张球囊实现动脉瘤瘤颈的全覆盖,从而有效减少流入动脉瘤的血液。本发明的可降解贴片的贴壁性好,能够有效避免器械移位的现象,在闭塞动脉瘤的同时对分支血管的血流情况不会产生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介入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动脉瘤的可降解贴片及其输送方法。
背景技术
血管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形成动脉壁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或膨出的表现,以膨胀性、搏动性肿块为主要表现。动脉瘤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根据动脉瘤出现部位不同,包括脑动脉瘤、内脏动脉瘤、周围动脉瘤、腹主动脉瘤等。
介入疗法是目前治疗动脉瘤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介入疗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导管将可解脱的球囊、弹簧圈等栓塞材料植入到动脉瘤的瘤体内部,以使瘤体内的血流速度明显减慢或停滞,逐渐形成血栓从而阻塞瘤体,从而达到防止动脉瘤破裂的目的。然而,上述介入式栓塞疗法在治疗大型(直径大于10mm)或者巨大型(直径超过大于25mm)动脉瘤时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由于弹簧圈在治疗动脉瘤的效果与其致密栓塞程度有关,这就要求术者在手术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放置弹簧圈,因此在宽颈及巨大型动脉瘤的治疗中,弹簧圈栓塞治疗会导致较明显的重力及占位效应,术后的复发率也非常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新的颅内动脉瘤治疗装置应运而生,即血流导向装置。
近年来出现的一种血流导向装置,也称为密网支架,有效克服了填塞弹簧圈疗法在治疗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应用中的缺陷。血流导向装置的作用机理为其干扰了从载瘤动脉进入动脉瘤的血流,使动脉瘤中血液出现阻滞淤积,导致动脉瘤内血栓形成,并进一步促使其完全闭合。目前市场上的血流导向装置主要为Pipeline Embolization Device(Covedien/ev3)、Silk stent(Balt Extrusion)、Tubridge(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Pipeline由32 根金属丝编织而成,金属覆盖率为30% ~ 35%,输送方法由输送导丝及配套的3 F 微导管构成。目前已有2 600 多例患者接受了Pipeline的治疗。Silkstent 是第一个经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血流导向装置,由48根镍钛合金构成,其金属覆盖率为35%-50%,其输送方法也是由推送导丝及配套的微导管组成,其中微导管具有重回收支架的功能,在支架释放不超过80%的情况下,支架可以重新回收至导管内,从而实现支架的移动与重新放置。Tubridge 装置是上海微创医疗器械公司与上海长海医院共同研发的国产密网支架,其组成及原理与前两种大致相同,网孔率60%-80%,在Tubridge 装置的输送过程中,可以通过导丝与微导管的配合,使动脉瘤颈处的金属覆盖率提高到30%-70%,而在其他位置的金属覆盖率仅为12%-20%。
血管导向装置植入后的贴壁性、短缩率以及对分支血管的血流影响是保证其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动脉瘤的可降解贴片及其输送方法,具体技术方案为:设计了一种可在体内降解的贴片,该贴片可以是金属丝编织而成,所述的编织丝可以是锌合金、镁合金、铁合金或者其他可降解的金属合金丝的一种或者多种,也可以是聚乳酸类、淀粉基类等高分子生物可降解丝,这种丝材可以在体内维持数月或者数年,降解的过程和产物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也可以是无孔或者多孔可降解聚合物薄膜。所述的贴片被压握于球囊外壁,四周边缘涂有生物兼容性粘接剂,通过介入的方法将所述的贴片输送至动脉瘤,扩张球囊后将动脉瘤瘤颈处全覆盖,可有效减少流入动脉瘤的血液。本发明的可降解贴片的贴壁性好,可以有效减少器械移位的现象,在闭塞动脉瘤的同时对分支血管的血流情况不会产生影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军,未经张海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01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