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地理位置数据的资源利用关联网络模型规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0490.7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6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汪芳;刘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F17/16;G06F16/951;G06F16/9537;G06F16/955;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0 | 代理人: | 黄凤茹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地理位置 数据 资源 利用 关联 网络 模型 规划 方法 | ||
1.一种基于地理位置数据的资源利用关联网络模型规划方法,通过构建关联网络模型确定资源节点在网络中的等级和位置,并依据现状的土地利用功能与网络承载的空间经济活动需求间的供需差异,识别资源点的现状等级,实现对土地利用功能进行有效地规划和调整;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网络爬虫技术获取资源点的相关信息,包括:资源点的地理位置信息数据、游客参观的地理轨迹位置数据、资源点之间的交通道路位置数据、游客签到点地理位置数据、兴趣点地理位置数据;
2)建立基于地理位置数据的“节点-联系”的关联网络模型;
建立资源的旅游联系网络:将资源的地理位置信息数据作为网络中的节点,游客参观的地理轨迹作为网络中节点间的边,表示节点之间的联系;采用社会网络方法的网络空间结构联系识别和节点功能定位,建立资源的旅游联系网络;
建立资源的交通联系网络:资源的交通联系网络中的节点包括资源的地理位置数据,资源的地理位置间的交通道路数据作为网络中节点间的边;采用空间句法分析方法进行网络空间结构联系识别和节点功能定位,建立资源的交通联系网络;
资源的旅游联系网络和资源的交通联系网络构成基于地理位置数据的“节点-联系”的关联网络模型;
进行分析,将资源的旅游联系网络与资源的交通联系网络之间的差异作为资源的供需差异;可将资源的交通联系网络没有与资源的旅游联系网络形成空间匹配的区域进行规划调整;
3)将规划区域内的资源的关联网络模型与步骤1)中的不同类型兴趣点地理位置数据进行空间叠合,以土地利用现状功能作为背景,实现对土地利用功能规划的调整优化;
根据步骤2)中的资源关联网络的结构和模型分析结果,确定各遗产资源节点的现状、功能定位和在网络中所起的作用,将遗产资源的关联网络模型与所述步骤1)中的不同类型兴趣点地理位置数据进行空间叠合,以土地利用现状功能作背景,比较土地利用现状功能供给与关联网络模型设定的资源点间的规划方案之间的供需差异,实现对土地利用功能规划的调整与服务设施的配套优化,找出功能配套的供需差异,对土地利用现状功能未能满足关联网络模型需求的区域重点规划,并给出遗产资源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调整及规划优化方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地理位置数据的资源利用关联网络模型规划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包括如下过程:
1.1)利用网络爬虫技术,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在线地理位置网站提供的游客GPS轨迹数据,得到时间范围内和规划空间范围内的游客轨迹地理位置数据,包括:游客ID、时间、轨迹编码、经度、纬度;利用GIS软件平台将上述获取的数据新建图层并实现基于GIS的地理位置数据分析;
1.2)通过在线地图平台,获取规划范围内各遗产资源的空间地理位置信息数据,按照编号、名称、经度、纬度的属性数据进行存储;再获取各个遗产资源地理位置之间的道路数据和各遗产资源地的兴趣点地理位置数据,将上述获取的数据转成图层输入到GIS软件平台;各遗产资源地的兴趣点地理位置数据分为四类,包括:商业服务类、居住生活类、行政办公类及休闲游憩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04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变压器信号调理电路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式柔性铺粉刮刀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