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弃油漆桶破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80831.0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6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昱铮;吴进波;王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华庆百胜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刘畅 |
地址: | 301815 天津市宝坻***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弃 油漆 破碎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废弃油漆桶破碎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输送集油、撕碎、一级分选、一级团粒、二级分选、二级团粒。本发明先对油漆桶进行集油处理,避免了油漆桶内残留的液体在后序工序中对其他机器造成影响,并且加工得出的成品内杂质少、成品规格大小一致,便于后序的运输和加工,同时,生产过程中的废气便于排走,避免在车间内散发出味道,危害工作人员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桶破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废弃油漆桶破碎方法。
背景技术
废弃油漆桶是一种工业和民用常见的固体废弃物。废弃油漆桶内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如果随意丢弃,腐败的废油漆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要对废弃油漆桶进行回收处理。目前的处理方法是直接将油漆桶进行撕碎,然后通过输送装置输送,但是,直接撕碎,油漆桶内残留的液体易对及其造成影响,并且输送装置上方露天设置,油漆桶撕碎后,味道更加易于散发,危害工作人员健康,同时,将撕碎后的金属片一般直接挤压成块,杂质和金属混在一起,不便于后续再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废弃油漆桶破碎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废弃油漆桶破碎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输送集油,将待破碎的废弃油漆桶倒扣放在第一链板输送机上传输,并在链板输送机下方建造集油槽,油漆桶内残留的液体经链板机上的空隙流入集油槽内,集油槽与室外油池通过管道连接;
(2)撕碎,去油后的油漆桶经第一链板输送机传输至撕碎机内,开始对油漆桶进行撕碎,撕碎成片状金属碎片,金属碎片经第二链板输送机输送至第一分选机内;
(3)一级分选,将第一分选机内的金属碎片进行磁选,对金属碎片里的杂质进行初次分离,分离出的杂质进入到相应的杂质收集箱内,分离出的金属碎片经第三链板输送机输送至第一团粒机内;
(4)一级团粒,将第一团粒机内的金属碎片进行团粒,机体内的网筛孔直径为45mm,团粒后的金属块经第四链板输送机输送至第二分选机内;
(5)二级分选,将第二分选机内的金属块进行磁选,对金属块里的杂质进行二次分离,分离出的杂质进入到相应的杂质收集箱内,分离出的金属块经第五链板输送机输送至第二团粒机内;
(6)二级团粒,将第二团粒机内的金属块再次进行团粒,机体内的网筛孔直径为40mm,团粒后的成品金属块经第六链板输送机输送至相应的成品收集箱内。
特别的,所述步骤(2)采用的撕碎机为四轴撕碎机,且刀轴的转速为10-15rmp。
特别的,所述步骤(3)和步骤(5)采用的第一分选机和第二分选机均为滚筒式的强磁磁选机。
特别的,所述步骤(4)采用的第一团粒机的内的转子回转直径为800mm,转子宽度为800mm,且第一团粒机箱体外部设有循环水冷装置和隔音罩。
特别的,所述步骤(6)采用的第二团粒机的内的转子回转直径为800mm,转子宽度为600mm,且第二团粒机箱体外部设有循环水冷装置和隔音罩,内部设有喷雾和喷淋装置。
特别的,所述撕碎机、所述第一分选机、所述第一团粒机、所述第二分选机、所述第二团粒机内均连接有排水管道,且各个排水管道连通并与室外建造的废水池连接。
特别的,所述第二链板输送机、所述第三链板输送机、所述第四链板输送机、所述第五链板输送机、所述第六链板输送机上方分别设有防护罩。
特别的,所述撕碎机、所述第一分选机、所述第一团粒机、所述第二分选机、所述第二团粒机、所述防护罩上均设有排气管,且各个排气管连通并与尾气处理系统连接。
特别的,所述第一链板输送机的有效宽度为1000mm,长度为95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华庆百胜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华庆百胜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08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UWB定位系统
- 下一篇:一种铜-铌超导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