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硫酸余氯制备次氯酸钠的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80973.7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1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朱江军;周红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河子天域新实化工有限公司;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1/06 | 分类号: | C01B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2000 新疆***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酸 余氯 制备 次氯酸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硫酸余氯制备次氯酸钠的工艺方法,将废硫酸溶液中余氯及生产中余氯进行收集,控制碱液高位槽供碱系统与碱液喷淋循环系统中循环碱液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15%,控制碱液换热系统冷却水进口温度及流量、碱液进、出口温度及流量,控制风机循环系统保证系统微负压,将从罐Ⅰ中溢出的氯气收集至罐Ⅱ及Ⅲ区内,与来自碱液高位槽内氢氧化钠溶液打入制备设备中对氯气逆向喷淋,控制碱液换热系统控制循环出口碱液温度、碱液流量、冷却水进口温度及进口流量,将喷淋得到的次氯酸钠溶液制备至10%,控制风机出口含氯0%,本发明占地面积小,二级氯气回收更加充分完全,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且直收率高,适于在生产中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硫酸与次氯酸钠环保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废硫酸余氯制备次氯酸钠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离子膜法烧碱装置生产过程中,配套多台高纯酸贮槽,氯氢干燥配套有多台废硫酸贮槽,在氯碱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氯气干燥装置由浓硫酸对生产出的氯气进行干燥,废硫酸是氯气干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在氯气干燥过程中、贮存、装卸过程中,会有少量氯气部分逸出,一方面污染环境,另一方面对装卸人员及运输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另一种,在运输废硫酸时,废硫酸吸收了氯气的水分及少量的氯气,通过废氯管线抽至废氯吸收装置,而不会扩散到贮槽外。目前大部分氯碱生产厂家采用在废硫酸贮槽顶部增加酸雾捕集器与抽真空的风机的方式来处理废氯。但是,该套系统中的废氯处理会有回收不充分及回收设施占地较为庞大的问题。还有一种,化工生产离子膜车间脱氯氯水及氯氢处理洗涤氯水量很大,此部分氯水汇总至离子膜车间进行真空脱氯处理,脱氯后氯气进系统氯气总管,对系统造成一定的能耗,而液化除害一直担负着生产时异常情况的紧急处理任务,如遇生产异常情况,其氯气存在一定的外溢现象,且难以贮存,可能会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的氯气回收系统的装置过于复杂并且占地面积极大,也存在回收不充分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环保,降低操作人员工作强度,制备设施占地面积小,并且可以将废硫酸中、及其他生产环节所中的余氯进行系统式回收,充分制备次氯酸钠的工艺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废硫酸余氯制备次氯酸钠的工艺方法,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实现通过回收废硫酸中余氯及生活系统中部分余氯制备次氯酸钠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废硫酸溶液中余氯及生产中余氯进行收集,使用氮气搅拌充分回收收集;
步骤2、控制碱液高位槽供碱系统与碱液喷淋循环系统中循环碱液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5%;
步骤3、控制碱液换热系统冷却水进口温度及流量、碱液进、出口温度及流量;
步骤4、控制风机循环系统保证系统微负压;
步骤5、从罐Ⅰ中溢出的氯气收集至罐Ⅱ区内,将碱液高位槽内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15%的氢氧化钠溶液打入制备设备中,再同时将循环液一起打入制备设备中对氯气逆向喷淋;
步骤6、从罐Ⅱ溢出的氯气收集至罐Ⅲ区内,将碱液高位槽内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15%的氢氧化钠溶液打入制备设备中,再同时将循环液一起打入制备设备中对氯气逆向喷淋;
步骤7、碱液换热系统控制循环出口碱液温度、碱液流量、冷却水进口温度及进口流量。
步骤8、次氯酸风钠贮槽内浓度量由通入一定量浓度的氯气与氢氧化钠调节;
步骤9、将喷淋得到的次氯酸钠溶液质量分数控制10%。
步骤10、风机循环系统风机出口含氯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废硫酸溶液中的余氯,也可以包括生产中余氯进行收集,所述氮气压力0.4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河子天域新实化工有限公司;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石河子天域新实化工有限公司;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09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