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变流器分散并网系统仿真方法及相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83033.3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1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梅文庆;李江红;张宇;张朝阳;陈柳松;应婷;王继丽;刘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7/11;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夏菁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变 分散 并网 系统 仿真 方法 相关 装置 | ||
1.一种多变流器分散并网系统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预先建立的多变流器分散并网等效电路模型和电网进行一个仿真步长的电磁暂态求解,得到分散并网的各个变流器的网侧输入电压;
根据各个变流器的网侧输入电压,预先建立的每个所述变流器的支撑电容的伴随电路模型,以及预先建立的每个所述变流器的节点导纳网络方程,计算得到每个所述变流器的功率开关管和支撑电容的电气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变流器分散并网系统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变流器分散并网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
采用电阻来模拟所述变流器的功率开关管,并利用梯形法对所述变流器的支撑电容进行离散,得到每个所述变流器的等效电路模型;
依据每个所述变流器的等效电路模型,得到每个所述变流器的诺顿等效电路;
将分散并网的所有变流器的诺顿等效电路进行组合,得到所述多变流器分散并网等效电路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变流器分散并网系统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伴随电路模型为:
其中,ikc为第k个变流器的支撑电容的等效电流源,Gkc为第k个变流器的支撑电容的导纳,Ck为第k个变流器的支撑电容的电容值,Vkm为第k个变流器的支撑电容的两端电压,t为当前计算时刻,Δt为仿真步长,k=1,2,……,q;q为分散并网的所有变流器的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变流器分散并网系统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导纳网络方程为:
其中,Gk1为第k个变流器的第一上桥臂的导纳,Gk2为第k个变流器中的与第一上桥臂对应的下桥臂的导纳,Gk3为第k个变流器的第二上桥臂的导纳,Gk4为第k个变流器中的与第二上桥臂对应的下桥臂的导纳,Gkc为第k个变流器的支撑电容的导纳,Vkm为第k个变流器的支撑电容的两端电压,Vkn为第k个变流器中的与第一上桥臂对应的下桥臂的两端电压,Vkp为第k个变流器中的与第二上桥臂对应的下桥臂的两端电压,ikc为第k个变流器的支撑电容的等效电流源,isk为第k个变流器的网侧输入电流,Vsk为第k个变流器的网侧输入电压,k=1,2,……,q;q为分散并网的所有变流器的总数。
5.一种多变流器分散并网系统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仿真单元,用于对预先建立的多变流器分散并网等效电路模型和电网进行一个仿真步长的电磁暂态求解,得到分散并网的各个变流器的网侧输入电压;
第二仿真单元,用于根据各个变流器的网侧输入电压,预先建立的每个所述变流器的支撑电容的伴随电路模型,以及预先建立的每个所述变流器的节点导纳网络方程,计算得到每个所述变流器的功率开关管和支撑电容的电气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变流器分散并网系统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模型建立单元,用于采用电阻来模拟所述变流器的功率开关管,并利用梯形法对所述变流器的支撑电容进行离散,得到每个所述变流器的等效电路模型;依据每个所述变流器的等效电路模型,得到每个所述变流器的诺顿等效电路;将分散并网的所有变流器的诺顿等效电路进行组合,得到所述多变流器分散并网等效电路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变流器分散并网系统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伴随电路模型为:
其中,ikc为第k个变流器的支撑电容的等效电流源,Gkc为第k个变流器的支撑电容的导纳,Ck为第k个变流器的支撑电容的电容值,Vkm为第k个变流器的支撑电容的两端电压,t为当前计算时刻,Δt为仿真步长,k=1,2,……,q;q为分散并网的所有变流器的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303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万向调节的通气管
- 下一篇:语音防伪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