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热导率弹性阻燃聚氨酯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4310.2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9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磊;樊肖雄;秦国强;吴红亚;秦胜建;张飞鹏;任富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9/28 | 分类号: | C08J9/28;C08L75/04;C08G18/32;C08K5/521;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张海青 |
地址: | 05004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热 弹性 阻燃 聚氨酯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的一种低热导率弹性阻燃聚氨酯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建筑保温隔热领域,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低热导率、力学性能优良、阻燃性能好的聚氨酯气凝胶。它主要利用HDI三聚体与二元醇反应引发交联,通过缩聚反应,形成氨酯官能团氨基甲酸酯基团(‑NHCOO‑),从而产生三维的聚氨酯网络,通过阻燃改性提升其阻燃性能,得到低热导率弹性阻燃聚氨酯气凝胶。本发明制备的聚氨酯气凝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和低热导率,可达到离火自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简易,过程可控,生产可连续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保温隔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热导率弹性阻燃聚氨酯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中采用良好的保温技术与材料,是降低建筑能耗的一种有效手段。据估算使用先进的节能材料和合理的节能措施能够节省高达80%的建筑能耗。
气凝胶是一种以纳米量级胶体粒子相互聚集而构成的纳米多孔网络结构,并在孔隙中充满气态分散介质的一种高分散固态材料。独特的三维网络结构使其具有低密度、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低导热率等优异性能,因此,气凝胶隔热材料是一类具有极低热导率的新型高效隔热材料,并且在航空航天、军事武装设备及民用建筑和工业管道保温等隔热领域已显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无机气凝胶机械性能差,易碎,使用寿命短从而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针对以上缺点,有机的聚氨酯基气凝胶有着更好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应用范围更广。但有机材料大部分都有易燃性,我国在2015年新发布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外墙保温材料燃烧性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建筑的内、外保温系统,宜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常用B1级保温材料,不宜采用B2级保温材料,严禁采用B3级保温材料。因此,开发一种阻燃与保温兼备的聚氨酯基气凝胶材料,应用于建筑节能的理想绝热保温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社会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作建筑保温材料的低热导率弹性阻燃聚氨酯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无机气凝胶机械性能差、有机气凝胶力学性能优良却易燃,制备周期长工艺条件要求复杂等技术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所制备的聚氨酯气凝胶由于其气凝胶的多孔网络结构使其具有低密度与低导热率以达到保温效果,由其聚氨酯基质使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通过添加阻燃改性剂以提高其阻燃性。通过常温常压干燥以避免复杂和高要求的工艺条件并减少制备周期。
所制备的低热导率弹性阻燃聚氨酯气凝胶由多异氰酸酯、乙腈溶剂、多元醇、磷酸酯类阻燃剂、催化剂等原料制得。原料按质量分数计:多异氰酸酯10-20份、乙腈溶剂70-140份、多元醇5-10份、磷酸酯类阻燃剂5-15份、催化剂0.1-0.3份。多异氰酸酯为N3300、 N3390等其中一种或两种复合。多元醇为二乙二醇、二缩三乙二醇、三缩四乙二醇等其中一种或两种。磷酸酯类阻燃剂是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三(2-氯丙基)磷酸酯(TCPP)等其中一种或两种复合。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丁基锡。
制备工艺:
(1)前驱体溶液的配制
将10-20份的多异氰酸酯与35-70份的乙腈溶剂放入烧杯中混合,玻璃棒搅拌至单体完全溶解在乙腈溶剂中。将5-10份的二元醇加入35-70份乙腈溶液中充分搅拌,随后加入到多异氰酸酯与乙腈溶剂的混合液中充分搅拌。加入5-15份阻燃剂,最后加入0.1-0.3份催化剂到溶剂中充分搅拌。视溶液多少使用恒温磁力搅拌器搅拌5-30min,最后将混合均匀的溶液倒入模具中,模具采用不与溶液反生反应的聚丙烯或玻璃材质的模具中。
(2)凝胶老化
将模具放置20-30℃的恒温干燥箱中静置待其凝胶完全,凝胶完全以模具局倾斜45°而液体不产生流动为标准。待凝胶完全,在10-40℃下静置6-12h老化,具体老化时间根据样品多少及老化情况在合理范围内即可。
(3)湿凝胶的置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未经石家庄铁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43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紫外老化的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抗刮性皮革粘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