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睡眠模式的汽车主驾驶座椅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84761.6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1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吴龙八;黄浩;李洪伦;何永攀;刘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开沃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2 | 分类号: | B60N2/62;B60N2/64;B60N2/66;B60N2/56;B60N2/80;B60N2/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1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睡眠 模式 汽车 驾驶 座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睡眠模式的汽车主驾驶座椅,包括靠背泡沫、靠背芯部软泡、座垫加热垫、座垫芯部软泡、座垫泡沫、靠背骨架、气动腰托、靠背通风模块、靠背调节记忆电机、座垫骨架、座垫通风模块、腰托调节按钮、座椅调节开关、座椅ECU、座椅连接线束、座椅腿托骨架、座椅腿托电机、集成软泡座椅睡眠头枕、座椅护板、座椅腿托泡沫、座垫高度调节记忆电机、座椅线束端口以及座椅前后调节记忆电机。本发明在提供腿托可从最低位置往上抬升80度,靠背从设计位置可往前调节26度往后可调节58度的同时,在座垫及靠背与人体接触的核心区域配置了舒适感很强的芯部软泡,另外在头部配置了软性的睡眠头枕,很好的对人体睡姿形态提供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睡眠模式的汽车主驾驶座椅,其属于汽车内饰零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在生活中的普及,汽车内部空间已经成为家和工作场所之外的第三空间。目前的车辆座椅太多只关注驾驶本身,对驾乘人员如何在车内休息以及疲劳生理感受没有太多关注。比如当乘客想在车上休息时,往往会因为腿部无支撑而有酸胀感,座椅也不够柔软。电动车区别于传统的燃油车,不存在怠速情况下汽油非充分燃烧产生CO的问题,所以是可以在车上进行睡觉休息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带睡眠模式的汽车主驾驶座椅。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带睡眠模式的汽车主驾驶座椅,包括靠背泡沫、靠背芯部软泡、座垫加热垫、座垫芯部软泡、座垫泡沫、靠背骨架、气动腰托、靠背通风模块、靠背调节记忆电机、座垫骨架、座垫通风模块、腰托调节按钮、座椅调节开关、座椅ECU、座椅连接线束、座椅腿托骨架、座椅腿托电机、集成软泡座椅睡眠头枕、座椅护板、座椅腿托泡沫、座垫高度调节记忆电机、座椅线束端口以及座椅前后调节记忆电机,所述靠背泡沫和座垫泡沫分别直接装配在靠背骨架和座垫骨架上,靠背骨架和座垫骨架通过四颗M10的螺栓连接紧固,所述靠背芯部软泡和座垫芯部软泡分别粘在靠背泡沫和座垫泡沫表面,所述座垫加热垫粘在座垫芯部软泡表面,所述气动腰托和靠背通风模块通过卡扣装配在靠背骨架上,所述座垫通风模块通过卡扣装配在座垫骨架上,所述座椅腿托骨架通过四颗M10的螺栓与座垫骨架连接紧固,所述靠背调节记忆电机与靠背骨架通过螺栓连接紧固,所述座垫高度调节记忆电机和座垫前后调节记忆电机与座垫骨架通过螺栓连接紧固,所述腰托调节按钮和座椅调节开关装配在座椅护板上,座椅护板安装于座椅侧边,所述座垫加热垫、气动腰托、靠背通风模块、靠背调节记忆电机、座垫通风模块、腰托调节按钮、座椅调节开关、座椅ECU、座椅腿托电机、座垫高度调节记忆电机、座椅前后调节记忆电机全部与座椅连接线束进行连接,通过座椅线束端口与车身线束进行连接,所述集成软泡座椅睡眠头枕安装于靠背骨架的上方,所述座椅腿托泡沫装配在座椅腿托骨架上。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带睡眠模式的汽车主驾驶座椅在提供腿托(可从最低位置往上抬升80度),靠背从设计位置可往前调节26度往后可调节58度的同时,在座垫及靠背与人体接触的核心区域配置了舒适感很强的芯部软泡,另外在头部配置了软性的睡眠头枕,很好的对人体睡姿形态提供支撑,并且在周边环境温度或高或低的时候,配置了对应的通风与加热功能,三挡调节,能够全面的满足人体舒适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带睡眠模式的汽车主驾驶座椅的整理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带睡眠模式的汽车主驾驶座椅的分解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带睡眠模式的汽车主驾驶座椅的局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开沃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开沃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47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