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体堆积装置及薄片制造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85106.2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4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樋口尚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4H1/58 | 分类号: | D04H1/58;D04H1/732;D21B1/06;D01G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苏萌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堆积 装置 薄片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在料片上产生厚度不均的情况的纤维体堆积装置及薄片制造装置。该纤维体堆积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分散部,其使包含纤维的材料分散;带,其使被分散出的所述材料堆积;抽吸部,其被设置于所述带的与所述分散部相反的一侧,所述分散部具有:收纳部,其具有网筛;供给部,其向所述收纳部供给所述材料;旋转体,其被设置于所述收纳部内,并对被供给至所述收纳部内的所述材料进行搅拌,所述纤维体堆积装置具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与所述收纳部的内外连通,且被设置在与所述网筛不同的位置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体堆积成装置及薄片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薄片制造装置中,采用了将包含纤维的原料投入水中并主要通过机械式的作用而进行解离并重新抄造的所谓的湿式方式。这种湿式方式的薄片制造装置需要大量的水,从而装置会变大。另外,由于在水处理设施的配备的维护上将花费劳力和时间,因此干燥工序所涉及的能量将变大。
因此,为了实现小型化、节能,从而提出了一种尽量不使用水的由干式来实现的薄片制造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的装置,所述装置利用干式方式而对原料进行解纤,并使该解纤物堆积,从而成形为薄片状。在该装置中,使解纤物堆积的堆积部具有外壳、被设置于外壳内且由多孔质体构成的圆筒状的网筛、在网筛的内侧进行旋转的旋转体。被供给至网筛内的解纤物在通过旋转体的旋转而于网筛内被解开的同时,穿过网筛而在空气中分散并堆积于带上。由此,形成了料片。
此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中,为了促进向带的堆积,从而在利用抽吸部来对外壳内进行抽吸的同时进行堆积。因此,在外壳上设置将内外连通的通气口,从而形成了从通气口朝向抽吸部的气流。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为,在外壳上设置有通气口,并且在向外壳与网筛之间的空间供给空气的同时进行堆积的结构。因此,穿过网筛而被分散出的解纤物有时会因为上述气流的影响而未堆积在带上的所期望的位置上。其结果为,有时会在料片上产生厚度不均的情况。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48-364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被完成的发明,并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来实现。
本发明的纤维体堆积装置的特征在于,分散部,其使包含纤维的材料分散;带,其使被分散出的所述材料堆积;抽吸部,其被设置于所述带的与所述分散部相反的一侧,所述分散部具有:收纳部,其具有网筛;供给部,其向所述收纳部供给所述材料;旋转体,其被设置于所述收纳部内,并对被供给至所述收纳部内的所述材料进行搅拌,所述纤维体堆积装置具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与所述收纳部的内外连通且被设置在与所述网筛不同的位置上。
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本发明的纤维体堆积装置;成形部,其将通过所述纤维体堆积装置而被形成的料片成形为薄片状。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纤维体堆积装置及薄片制造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概要侧视图。
图2为表示图1所示的分散部及第二料片形成部的立体图。
图3为图2中的A-A线剖视图。
图4为从图2中的箭头标记B方向观察到的图。
图5为从上侧观察本发明的纤维体堆积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所具备的分散部图。
图6为本发明的纤维体堆积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所具备的分散部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纤维体堆积装置的第四实施方式所具备的分散部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纤维体堆积装置的第五实施方式所具备的分散部的剖视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纤维体堆积装置所具备的分散部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51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尘薄膜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8011铸轧带材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