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汞焦下沉式快速解吸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5198.4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3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董勇;安东海;程星星;李艳青;张肖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34 | 分类号: | B01J20/34;B01J20/20;B01D53/02;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晓鹏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汞焦 下沉 快速 解吸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汞焦下沉式快速解吸的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沉降炉,其上部设有物料进口;储料仓,依次通过给料装置和下降管道与沉降炉的物料进口连接;配气装置,其出气口与所述下降管道连接,且连接位点低于给料装置与下降管道的连接位点;气固分离器,其进口与沉降炉出口连接。本发明采用吸汞焦下沉式快速解吸,吸汞焦和解吸气混合均匀后进入沉降炉,使得吸汞焦焦在沉降炉中能够均匀受热,增大了吸汞焦与解吸气的接触面积,使得解析出的汞能够快速进入解吸气中,提高了解吸速率。同时此方法可实现了含汞吸汞焦解吸的连续性,避免了停机换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活性炭再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汞焦下沉式快速解吸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活性焦是通过褐煤热解后进一步活化得到的产物,由于活性焦尚未热解完全,内部含有较多的氢、氧官能团,有较丰富的孔隙及表面结构,同时活性焦具有负载性和氧化性,是一种理想的烟气净化剂并且价格相对便宜,对Hg0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因此,活性焦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吸附饱和的活性焦的处理方式一般为填埋和堆放等,吸汞活性焦以物理吸附为主,在大气中会慢慢释放出来,对环境再次污染,除物理吸附外还有化学吸附,较弱的化学键容易发生断裂,会随着雨水进入到地下水,能再次污染水源。因此,现有对吸汞焦的处理方法不仅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并且会使活性焦浪费。针对以上问题,再生技术能够实现污染物的回收和活性焦的再次利用。
活性焦再生主要是指活性焦吸附污染物后的解吸附。现有的活性焦再生技术包括热再生方法、水洗再生方法以及化学再生方法等,其中热再生方法和水洗再生方法是研究应用,是比较成熟的方法;水洗再生耗能小、成本低、但是耗水量大限制它的应用。微波再生技术是在微波的照射下活性炭内部快速升温,使吸附的汞快速解吸出来,该方法对技术的要求比较严格。热再生方法是指在惰性气体中加热活性焦炭,从而恢复活性焦的吸附能力,中国发明专利CN201520162500.5公开了一种活性焦/炭连续活化再生系统,包括活化再生塔,所述活化再生塔是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填料装置、分配段、活化再生段、分离段、冷却段和卸料段。上述专利对于吸汞焦解吸过程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汞焦下沉式快速解吸的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可以利用沉降炉对吸汞活性焦进行解吸,实现了活性焦的循环利用和解吸过程中对吸汞焦再次活化,并利用换热器对含汞气体进行降温,实现了汞的回收。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吸汞焦下沉式快速解吸的系统,包括:
沉降炉,其上部设有物料进口;
储料仓,依次通过给料装置和下降管道与沉降炉的物料进口连接;
配气装置,其出气口与所述下降管道连接,且连接位点低于给料装置与下降管道的连接位点;
气固分离器,其进口与沉降炉出口连接。
本发明采用吸汞焦下沉式快速解吸,吸汞焦和解吸气混合均匀后进入沉降炉,使得吸汞焦焦在沉降炉中能够均匀受热,增大了吸汞焦与解吸气的接触面积,使得解析出的汞能够快速进入解吸气中,提高了解吸速率。同时此方法可实现了含汞吸汞焦解吸的连续性,避免了停机换料。
配气装置与下降管道的连接位点低于给料装置与下降管道的连接位点,向下降管道中喷入的解吸气可以将在下降管道中下落的结成块状的吸汞焦粉打散,使得吸汞焦能够均匀地进入沉降炉中,以提高吸汞较的解吸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解吸气进入下降管道的方向与吸汞焦在下降管道中的下降方向呈锐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51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