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频谱监测接收机分布式信号融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6400.5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7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鹏;贺永红;许建华;杜会文;向长波;陈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3/16 | 分类号: | G01R23/16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种艳丽 |
地址: | 26655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频谱 监测 接收机 分布式 信号 融合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频谱监测接收机分布式信号融合方法,属于电磁频谱监测、分布式传感和边缘计算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来自各分布式节点的所有信号收入信号列表;将信号列表中所有的信号边沿按从小到大排序,并标记该边沿是信号的起始沿还是截止沿;初始化边沿计数为0,从小到大遍历边沿,遇到信号起始沿则计数加1,遇到信号截止沿则计数减1;当计数从0变为1时,记为融合信号的起始;当计数从1变为0时,记为融合信号的结束。本发明一种电磁频谱监测接收机分布式信号融合方法,只需要一次循环,便可融合所有的重合信号;算法运算量显著降低,信号融合速度大幅提升;算法逻辑清晰简单,易于实现,稳定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磁频谱监测、分布式传感和边缘计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频谱监测接收机分布式信号融合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分布式频谱监测分析过程中,不同检测算法模块或分布式边缘计算节点传给下游模块的信号结果可能存在少量偏移,将同一信号显示为存在部分重合的不同信号,如图1所示。在将信号展示给用户之前,需要将存在部分重合的信号融合为同一个信号。现有方法的缺点:(1)需要多次比较不同信号之间的重合关系,循环次数随信号的数量呈指数增加,运算量大。(2)由于信号重合方式多种多样,传统方法的判别规则复杂,代码编写工作量大且容易出现融合错误。
为了提升对频谱信号监测的准确性、扩大监测范围,频谱监测任务已经由单传感节点向分布式节点感知、单算法检测可疑信号到多算法协同检测信号的方向发展。但是,分布式传感和多算法检测机制带来了新的问题:不同传感节点、不同上游检测算法模块所输出的结果信号并不完全相同,通常体现为不同节点或检测算法模块输出的同一个结果信号存在重合但也存在一定的偏移,如图2所示。
现有技术方案采用遍历比较的方式,发现重合信号后将其融合,然后更新列表,并在新列表上重复遍历过程,直至列表中没有重合信号。现有技术方案的实现流程如图3所示。从图3可看出,现有算法非常复杂,需要多重循环和比较,运算量大。此外,由于现有算法流程复杂,编程难度很大,容易造成错误。
现有技术的缺点:
(1)运算量大,当信号个数较多时,计算速度非常耗时。
(2)逻辑结构复杂,导致程序容易出错,稳定性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磁频谱监测接收机分布式信号融合方法,设计合理,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良好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频谱监测接收机分布式信号融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所有信号收入信号列表;
步骤2:将信号列表中所有的信号边沿按从小到大排序,并标记该边沿是信号的起始沿还是截止沿;
步骤3:初始化边沿计数为0,从小到大遍历边沿,遇到信号起始沿则计数加1,遇到信号截止沿则计数减1;
步骤4:当计数从0变为1时,记为融合信号的起始;当计数从1变为0时,记为融合信号的结束。
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1)一种电磁频谱监测接收机分布式信号融合方法,只需要一次循环,便可融合所有的重合信号。
(2)算法运算量显著降低,信号融合速度大幅提升。
(3)算法逻辑清晰简单,易于实现,程序稳定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重合信号示意图。
图2为不同算法模块或者节点的输出信号的融合示意图。
图3为现有融合方法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64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