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式液体介质隔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6930.X | 申请日: | 2019-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9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洋;盛晓岩;胡存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L27/00 | 分类号: | G01L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张利萍 |
地址: | 10009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液体 介质隔离 装置 | ||
1.薄膜式液体介质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输入口(1)、O型密封圈A(2)、缸体(3)、隔离薄膜(4)、溢油口A(5)、O型密封圈B(6)、截止阀(7)、溢油口B(8)、限流螺钉(9)、O型密封圈C(10)、上端盖(11)、端盖螺栓(12)、压力输出口(13)、O型密封圈D(14)、堵头(15);
所述的压力输入口(1)为被测液体介质压力输入的端口;
所述缸体(3)为中空,且后端开口结构,前端中心位置开设进油口;缸体(3)上开设溢油口A(5);缸体(3)前端与压力输入口(1)固定连接,油液经过压力输入口(1)和进油口进入缸体(3)空腔;
上端盖(11)为T型结构,沿中心线开设油道;顶端横向位置中心处开设凹槽,油道A与凹槽连通;沿顶端横向位置的侧壁向内开设通道A,所述通道A与油道A连通;沿顶端横向位置向内开设通道B,需保证通道B与通道A连通,所述通道B的出口即为溢油口B(8);
截止阀(7)为带有尖端的凸台结构;
所述限流螺钉(9)、端盖螺栓(12)、压力输出口(13)依次固定连接,然后整体固定在上端盖(11)的凹槽位置;所述限流螺钉(9)、端盖螺栓(12)、压力输出口(13)中心线位置均开设有相连通的油道B;
所述的堵头(15)用于保护并防止被测液体介质流出,防止杂物进入污染液体介质;
所述的O型密封圈A(2)用于压力输入口与缸体螺纹处的密封,防止液体泄露;
所述的缸体(3)的主要功能是,存储被测端液体压力介质;
所述的隔离薄膜(4)用于隔离液压油和水的不同种液体压力介质;
所述的溢油口A(5)为标准液体介质溢出口,用于确保液体注满介质缸体;
所述的O型密封圈B(6)用于上端盖与缸体螺纹处密封,防止液体泄露;
所述的截止阀(7)为被测液体介质溢出控制开关,用于确保液体注满隔离薄膜内;
所述溢油口B(8)为被测液体介质溢出口,用于确保被测液体介质注满隔离薄膜;
所述的限流螺钉(9)用于控制流入隔离薄膜内的液体介质流量,防止压力上升或下降过快对隔离薄膜造成损坏;
所述的O型密封圈C(10)用于堵头与压力输出口螺纹连接处的密封;
所述的上端盖(11)为缸体上端盖,用于方便注入液体介质,且密封缸体;
所述的端盖螺栓(12)加工有用于方便嵌入限流螺钉(9)的适配结构,并与限流螺钉(9)共同起到限流作用;所述的端盖螺栓(12)连接压力输出口;
所述的压力输出口(13)用于连接校准用的标准装置,为标准液体介质压力输出的端口;
所述的O型密封圈D(14)用于端盖螺栓与上端盖螺纹连接处的密封;
压力输入口(1)与缸体(3)通过螺纹连接,通过O型密封圈A(2)进行密封;上端盖(11)与缸体(3)通过螺纹连接,通过O型密封圈B(6)进行密封;端盖螺栓(12)孔内部嵌入限流螺钉(9),通过螺纹连接,O型密封圈C(10)起到密封作用;压力输出口(13)通过螺纹连接在端盖螺栓(12)上;堵头(15)与压力输出口(13)通过螺纹连接,O型密封圈D(14)起到密封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693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密钣金加工自动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制动泵生产一体化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