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圆针织机的织物拾取转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6949.4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35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苏建丰;姚先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博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9/46 | 分类号: | D04B9/46;D04B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山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41 | 代理人: | 胡冰;宋少华 |
地址: | 31183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针织机 织物 拾取 转移 方法 | ||
1.一种用于圆针织机的织物拾取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利用护针片将织物的织袜针上的织物的线圈下压一定距离,其中织袜针穿过两个相邻的护针片形成的间隙内,其中,所述护针片包括护针片主体(45),护针片主体(45)前端向下延伸有护针片夹持部(46),护针片夹持部(46)具有第一凸起(461)和第二凸起(462),第一凸起(461)和第二凸起(462)之间形成凹陷(463);
S2,将护针片移动到织物的线圈处,使得线圈卡在护针片的凹陷(463)内;
S3,将护针片上移,带动线圈上移,线圈带动织袜针的针舌上翻,直至织袜针的针舌抵靠到转移针下缘;
S4,移动转移针,使得织袜针的针头位于转移针的转移凹槽内;
S5,移动护针片到线圈下方,带动线圈上移,使得针舌合拢,线圈被转移到转移针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圆针织机的织物拾取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S11,将护针片径向向内移动以位于织袜针上方,使得织袜针位于护针片形成的间隙内的下方;
S12,将护针片上方的转移针径向向外移动以不影响转移针的上下行程;
S13,将护针片和转移针一起向下移动,利用护针片将织物的织袜针上的织物的线圈下压一定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圆针织机的织物拾取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S21,将护针片径向向外移动以不影响转移针的上下行程;
S22,将护针片和转移针一起向下移动,使得护针片的凹陷对准所述线圈;
S23,将护针片径向向内移动,使得织袜针位于护针片的间隙内,且所述线圈卡在护针片的凹陷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圆针织机的织物拾取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S31,使得护针片和转移针一起向上移动,带动线圈上移;
S32,将护针片径向向外移动以不影响转移针的上下行程;
S33,使得护针片和转移针一起向上移动,使得织袜针的针舌翘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圆针织机的织物拾取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
使得转移针径向向内移动,使得织袜针的针头位于转移针的转移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圆针织机的织物拾取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包括:
S51,使得护针片向下移动到线圈下方;
S52,使得护针片径向向内移动;
S53,使得护针片向上移动,带动线圈向上移动,并且织袜针的针舌合拢,线圈被转移到转移针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圆针织机的织物拾取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S6,使得护针片和转移针一起移动,护针片在线圈下方托举线圈防止掉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圆针织机的织物拾取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
护针片主体(45)和护针片夹持部(46)之间的结合处形成有护针片斜切部(47),
护针片夹持部(46)从护针片斜切部(47)垂直向下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圆针织机的织物拾取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
护针片主体(45)的后端的下侧具有护针片凸起(451),用于卡合外部装置,护针片主体(45)的下侧具有多个护针片凹槽(452),用于卡合外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博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博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694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媒体显示方法及装置、流媒体显示系统
- 下一篇:无人驾驶汽车用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