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草原地裂缝与隆起的协同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87024.1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5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魏跃东;刘明;张洋洋;杨丽娜;刘怡然;马正龙;闫建成;高均海;刘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E02D3/12;A01G2/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063012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草 原地 裂缝 隆起 协同 治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原地裂缝与隆起的协同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裂缝带、隆起带地表20cm至30cm的表层土剥离;S2:隆起带土壤挖除至原隆起前标高以下20cm;S3:将隆起带挖出的土壤加水搅拌成泥浆,充填至裂缝带;S4:将裂缝带台阶高度大于5cm的裂缝两侧土地平整成不大于15°的缓坡;S5:将剥离的表土按照20cm厚度,覆到已经整形后的裂缝和隆起带上;S6:轻微夯实,选用当地草原植被进行种植;解决了以往方法无法能够实现草原地区裂缝、隆起治理的同时,土壤和植被得到有效保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领域,特别是一种草原地裂缝与隆起的协同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草原矿区的井工煤矿开采后,草原地表产生了大量的裂缝和隆起损坏,现有的治理方法是将隆起带摊平、台阶裂缝带削坡处理,引起了草原土壤的沙化和植被的大量破坏。为此,本发明通过表土剥离、隆起土壤回填裂缝带、土地整平等协同治理方法,能够实现草原地区裂缝、隆起治理的同时,土壤和植被得到有效保护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原地裂缝与隆起的协同治理方法,解决了以往方法无法能够实现草原地区裂缝、隆起治理的同时,土壤和植被得到有效保护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草原地裂缝与隆起的协同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裂缝带、隆起带地表20cm至30cm的表层土剥离;
S2:隆起带土壤挖除至原隆起前标高以下20cm;
S3:将隆起带挖出的土壤加水搅拌成泥浆,充填至裂缝带;
S4:将裂缝带台阶高度大于5cm的裂缝两侧土地平整成不大于15°的缓坡;
S5:将剥离的表土按照20cm厚度,覆到已经整形后的裂缝和隆起带上;
S6:轻微夯实,选用当地草原植被进行种植。
本发明草原地裂缝与隆起的协同治理方法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草原地表隆起带隆起土壤的挖除与裂缝带裂缝的土壤填充配合,一体化协同治理,既能保障草原的地貌景观和谐统一,又能使草原土壤、植被的原生状态得到充分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草原地裂缝与隆起的协同治理方法的总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草原地裂缝与隆起的协同治理方法的不大于15°的缓坡图。
图3为本发明草原地裂缝与隆起的协同治理方法的隆起带挖出的土壤图。
附图标记:1-第一表层土、2-裂缝带、3-不大于15°的缓坡、4-隆起带挖出的土壤、5-第二表层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草原地裂缝与隆起的协同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裂缝带、隆起带地表20cm至30cm的第一表层土1、第二表层土5剥离;
步骤二:隆起带土壤挖除至原隆起前标高以下20cm;
步骤三:将隆起带挖出的土壤4加水搅拌成泥浆,充填至裂缝带2;
步骤四:将裂缝带台阶高度大于5cm的裂缝两侧土地平整成不大于15°的缓坡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70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空芯绳头内塞装置
- 下一篇:实体对齐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