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加强型光伏板固定架及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87827.7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5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唐俊辉;韦丹;杨洋;魏石磊;万宇;李扬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30 | 分类号: | H02S20/30;H02S20/10;F24S30/48;F24S30/2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加强型 光伏板 固定 安装 方法 | ||
1.一种结构加强型光伏板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支撑杆(1),所述主支撑杆(1)下端固定连接法兰盘(5);
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万向节(3),所述安装架(2)通过万向节(3)与主支撑杆(1)上端连接,位于万向节(3)前后左右4个方位的安装架(2)上各连接有一根拉绳(6),所述安装架(2)为铁磁性材料;
滑套(12),所述滑套(12)滑动连接在主支撑杆(1)上,所述滑套(12)侧壁设有贯通内外壁的螺孔,螺孔上螺纹连接与螺孔相匹配的螺栓(13),滑套(12)通过螺栓(13)松紧将滑套(12)在主支撑杆(1)上的位置固定;
加强杆(14),所述加强杆(14)包括两根以上,所述加强杆(14)下端转动连接在滑套(12)侧表面,所述加强杆(14)上端转动连接吸块(15),所述吸块(15)为永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加强型光伏板固定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架(2)下表面设有与加强杆(14)数量相同的卡孔带(17),所述卡孔带(17)在通过安装架(2)中心的直线上,所述卡孔带(17)包括一个以上卡孔;
所述吸块(15)上表面设有与卡孔相匹配的卡块(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加强型光伏板固定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支撑杆(1)包括:
插筒(101),所述插筒(101)为多边形筒体,所述插筒(101)上部其中一个侧面设有插孔(1011);
插杆(102),所述插杆(102)为与插筒(101)相匹配多边形杆体,所述插杆(102)上设有沿插杆(102)长度方向分布并与定位孔(1021)相匹配的定位孔(1021);
定位销(103),所述定位销(103)与插孔(1011)相匹配,所述定位销(103)插接在插孔(101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加强型光伏板固定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筒(101)为铁磁性材料;
所述定位销(103)一端固定连接吸板(1031),所述吸板(1031)直径大于插孔(1011),所述吸板(1031)为永磁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加强型光伏板固定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万向节(3)包括:
球冠体(301),所述球冠体(301)的高大于球冠体(301)的半径,所述球冠体(301)的底面与插杆(102)上端固定连接;
活动体(302),所述活动体(302)为圆柱体,所述活动体(302)内设有与球冠体(301)相匹配的球槽(3021),所述球槽(3021)中心位于圆柱体内部,所述球槽(3021)的中心与圆柱体的下底面间的距离大于0小于球槽(3021)半径,所述活动体(302)通过球槽(3021)与球冠体(301)结合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加强型光伏板固定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架(2)包括:
横杆(201),所述横杆(201)中部固定连接在万向节(3)上端,所述横杆(201)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插接孔(2011),所述横杆(201)两端通过插接孔(2011)活动插接夹持件(4),所述夹持件(4)通过弹性拉力件(12)与横杆(201)中部连接;
竖杆(202),所述竖杆(202)中部固定连接在万向节(3)上端,所述竖杆(202)与横杆(201)垂直,所述竖杆(202)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插接孔(2011),所述竖杆(202)两端通过插接孔(2011)活动插接夹持件(4),所述夹持件(4)通过弹性拉力件(12)与竖杆(202)中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加强型光伏板固定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件(4)为钩状,夹持件(4)的钩柄(401)与插接孔(2011)相匹配,夹持件(4)的钩端部固定连接下表面与安装架(2)平行的压块(402),所述压块(402)为长条状,所述压块(402)长度方向与夹持件(4)的钩柄(401)垂直,所述压块(402)与夹持件(4)的钩柄(401)间的距离大于太阳能光伏板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782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