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弯折压合装置及弯折压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8705.X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6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衣猛;廉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1/00 | 分类号: | B21D11/00;B21D11/22;F16B11/00;H01R43/04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折压合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弯折压合装置及弯折压合方法,其中,所述弯折压合装置包括:载具,所述载具用于固定第一工件以及预先粘接于第一工件上的第二工件,第一工件上包括远离所述第二工件设置的第一弯折位置和靠近所述第二工件设置的第二弯折位置;第一弯折组件,所述第一弯折组件与所述第一弯折位置抵接,并将所述第一工件在所述第一弯折位置弯折;第二弯折组件,所述第二弯折组件与所述第二弯折位置抵接,并将所述第一工件在所述第二弯折位置弯折;压合组件,所述压合组件设置于所述载具上,所述压合组件用于将经过二次弯折后的第一工件的自由端压合至所述第二工件上的预设粘接位置。本发明具有提高对工件的弯折效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工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弯折压合装置及弯折压合方法。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目前,如图1-2所示,存在需要将工件200(例如可以是排线)的弯折段201 进行弯折,形成如图2中所示的弯折段201的弯折状态,实现工件200的位置A 和工件300的位置B的粘接,以实现所述工件200与工件300(可以是传感器、电池、电感、电容、电阻或者集成电路等)的两端进行电连接。但是目前通常是人工对弯折段201进行弯折,人工对弯折段201进行弯折时,由于人为原因,操作精度不够高,往往会造成弯折段201弯折角度不够或者弯折角度过大,导致将工件200再进行返工,造成效率低下;另外,工件200的位置A与工件300 的位置B粘接时需进行保压,传统加工过程中,需单独对工件200与工件300 进行保压,保压工装与折弯工装相互独立,在折弯工装完成后再进行转移到保压工装中,在移动过程中,可能造成工件200和工件300产生相对移位,导致工件200和工件300粘接出现误差,同时对于需要在产线上的不同工位流通的弯折工装以及保压工装而言,其自动化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并不存在对应的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的弯折工装以及保压工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弯折压合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工件进行弯折、保压的过程效率低下,且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弯折压合装置,所述弯折压合装置包括:载具,所述载具用于固定第一工件以及预先粘接于第一工件上的的第二工件,第一工件上包括远离所述第二工件设置的第一弯折位置和靠近所述第二工件设置的第二弯折位置;第一弯折组件,所述第一弯折组件与所述第一弯折位置抵接,并将所述第一工件在所述第一弯折位置弯折;第二弯折组件,所述第二弯折组件与所述第二弯折位置抵接,并将所述第一工件在所述第二弯折位置弯折;压合组件,所述压合组件设置于所述载具上,所述压合组件用于将经过二次弯折后的第一工件的自由端压合至所述第二工件上的预设粘接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弯折段、粘接段以及固定段,所述第一弯折位置和第二弯折位置位于所述弯折段内,所述第二工件一端预先粘接于所述粘接段,所述预设粘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工件的远离所述粘接段的一端;所述载具包括相互叠设的第一盖板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或者第二盖板上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固定段的固定槽,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上还开设有同时贯穿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贯穿槽,所述粘接段以及弯折段位于所述贯穿槽中,且所述第二工件穿过所述贯穿槽并外露于所述第一盖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其中一者上开设有定位插孔,另一者上设置有定位插销,所述定位插销插设于所述定位插孔中,以定位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弯折组件包括:第一抵接件,所述第一抵接件抵接于所述第一弯折位置上;第一推动件,所述第一推动件穿过所述贯穿槽与弯折段的自由端抵接;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至所述第一推动件并驱动所述第一推动件动作,以将所述弯折段的自由端沿着所述第一弯折位置弯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87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