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配电网端到端传输时延测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88723.8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3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赵成文;毛珊珊;何先灯;陆欣;洪海敏;冷安辉;刘飞飞;武兴佩;贺竞辉;吴锐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H04B3/462;H04B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欧菊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配电网 端到端 传输 测量 方法 | ||
1.一种低压配电网端到端传输时延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层通过电力线和一号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A3向一号节点A的一号微处理器A1发送测量信号,所述一号微处理器A1接收到测量信号开始进行测量过程;
所述一号微处理器A1通过所述电力线和二号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B3向二号节点的二号微处理器B1发送开始信号,所述二号节点B的二号微处理器B1收到开始信号再通过所述二号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B3、所述电力线和一号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A3向一号微处理器A1发送确认信号;
所述一号微处理器A1接收到所述二号微处理器B1的确认信号后向所述一号节点A的一号可编程器件A2开始发送开始命令,所述一号可编程器件A2开始产生第一时间信号K1;
所述测量信号包括开始测量的命令和所述二号节点B的通信地址信息;
所述一号可编程器A2件产生的第一时间信号K1通过所述一号节点A的扩频信号发射模块A4发送,所述一号可编程器件A2记录此时的时间t1;
所述第一时间信号K1通过所述一号节点A的扩频信号发射模块A4、耦合电路A6和电力线传输到二号节点B的耦合电路B6,再经过二号节点B的扩频信号接收模块B5后,输入所述二号节点B的可编程器件B2;
二号可编程器件B2接收到第一时间信号K1进行信号处理后,与本地保存的k1信号做相关运算,寻找相关峰达到最大值的时刻,寻找到后,立即产生自相关性性能优异的K2序列调制信号,产生的第二时间信号K2通过所述二号节点B的扩频信号发射模块B4发送,第二时间信号K2通过所述二号节点B的扩频信号发射模块B4、耦合电路B6和电力线传输到一号节点A的耦合电路A6,再经过一号节点A的扩频信号接收模块A5后,输入一号节点A的可编程器件A2;
所述一号可编程器件A2接收到第二时间信号K2与节点A本地存储的K2信号做相关运算,寻找相关峰最大的时刻,寻找到后,记录时间t2;
传输时延t传输=(t2-t1-t处理-t发送时长)/2 (1)
其中:t处理为各种数字信号处理所花去的时间,为一个确定值,t发送时长为第一时间信号k1和第二时间信号k2通过数模转换器发射的时间,跟第一时间信号k1和第二时间信号k2序列长度和数据传输速率相关,也是一个确定值,所述一号微处理器A1通过所述一号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A3和所述电力线向上层发送测量得到的传输时延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配电网端到端传输时延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可编程器件A2和所述二号可编程器件B2产生的第一和第二时间信号是由伪随机码k1和k2的调制信号构成扩频序列,采用BPSK调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压配电网端到端传输时延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可编程器件A2和所述二号可编程器件B2产生的第一和第二时间信号K1和K2是正交的m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压配电网端到端传输时延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测量信号和被测量信号的捕获采用m序列滑动相关法,其相关峰计算公式如式(2)-(6)所示;为降低系统复杂度,采用限幅放大1bit采样对接收到的m序列调制信号直接进行相关运算:
xm1(t)=mm1(t)sin(ωct) (2)
xm2(t)=m2(t)sin(ωct) (3)
其中,xm1(t)为测量信号,xm2(t)为测量回复信号,ym(t)为本地存储的1bit量化的m序列BPSK调制信号,y′m(t)为m序列BPSK调制信号经过信道之后的1bit量化的序列,τ为传输时延;时延测量精度为采样率的倒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872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