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缓冲低噪音气缸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89959.3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5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江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2;F16J15/16;F16J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周琼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 噪音 气缸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缓冲低噪音气缸,包括杆前端螺母,所述杆前端螺母一侧设置有杆密封圈,所述杆密封圈一侧设置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一侧设置有杆侧缸盖,所述杆侧缸盖一侧设置有缓冲密封件,所述缓冲密封件一侧设置有缸筒,所述缸筒下方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侧设置有缓冲环A,所述缓冲环A一侧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一侧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一侧设置有活塞密封圈,所述活塞密封圈一侧设置有磁石,所述磁石一侧设置有耐磨环,所述耐磨环一侧设置有缸筒静密封圈,所述缸筒静密封圈一侧设置有缓冲密封件支座,所述缓冲密封件支座一侧设置有无杆侧缸盖;该双缓冲低噪音气缸使用方便,设计合理,噪音小,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缸,具体是属于一种汽车配件领域。
背景技术
引导活塞在缸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空气在发动机气缸中通过膨胀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在压缩机气缸中接受活塞压缩而提高压力。内燃机缸体上安放活塞的空腔。是活塞运动的轨道,燃气在其中燃烧及膨胀,通过气缸壁还能散去一部分燃气传给的爆发余热,使发动机保持正常的工作温度。气缸的型式有整体式和单铸式。单铸式又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气缸和缸体铸成一个整体时称整体式气缸,常见的普通气缸主要由缸体、活塞、密封圈、磁环组成。以气动系统中最常使用的单活塞杆双作用气缸为例来说明。双作用气缸内部被活塞分成两个腔。有活塞杆腔称为有杆腔,无活塞杆腔称为无杆腔;气缸和缸体分别铸造时,单铸的气缸筒称为气缸套。气缸套与冷却水直接接触的称作湿式气缸套;不与冷却水直接接触的称作干式气缸套。为了保持气缸与活塞接触的严密性,减少活塞在其中运动的摩擦损失,气缸内壁应有较高的加工精度和精确的形状尺寸,气动系统和电动系统并不互相排斥。相反,这只是一个要求不同的问题。气动驱动器的优势显而易见,当面临诸如灰尘、油脂、水或清洁剂等恶劣的环境条件时,气动驱动器就显得较适应恶劣环境,而且非常坚固耐用。气动驱动器容易安装,能提供典型的抓取功能,价格便宜且操作方便。但是现有气缸缓冲行程时间过长,生产节拍较差,并且在活塞行程末端停止时对金属接触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对气缸本身也会产生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缓冲低噪音气缸,使用方便,噪音偏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双缓冲低噪音气缸,包括杆前端螺母,所述杆前端螺母一侧设置有杆密封圈,所述杆密封圈一侧设置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一侧设置有杆侧缸盖,所述杆侧缸盖一侧设置有缓冲密封件,所述缓冲密封件一侧设置有缸筒,所述缸筒下方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侧设置有缓冲环A,所述缓冲环A一侧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一侧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一侧设置有活塞密封圈,所述活塞密封圈一侧设置有磁石,所述磁石一侧设置有耐磨环,所述耐磨环一侧设置有缸筒静密封圈,所述缸筒静密封圈一侧设置有缓冲密封件支座,所述缓冲密封件支座一侧设置有无杆侧缸盖,所述无杆侧缸盖一侧设置有缓冲环B,所述缓冲环B下方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一侧设置有活塞密封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杆前端螺母可旋转至螺纹部端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杆侧缸盖与所述缸筒通过螺丝螺母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磁石装于所述活塞中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塞密封圈嵌于所述活塞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环B垫于所述活塞尾部。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使用方便,利用气缓冲和垫缓冲并用的结构,使缓冲行程时间缩短,生产节拍更优,车辆气缸的工作效率。并且利用垫缓冲,使活塞在行程末端停止时与金属接触时的噪音减小,也让其磨损程度降低,大大的提高了气缸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江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江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899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