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被动房用气密性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0232.7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3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军;黄朝曙;熊威;张建夫;张跃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麓上住宅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G08C17/02;C09D133/04;C09D111/02;C09D5/33;C09D7/6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3400 湖南省益阳市桃***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被动 气密性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被动房用气密性检测系统,属于被动房检测技术领域,被动房用气密性检测系统,包括被动房房体和设置在被动房房体内部的气密性检测系统,被动房房体的外侧壁上覆盖有环保密封层,气密性检测系统包括包括气密性检测仪、分别与气密性检测仪无线连接的传感器模组、供压装置和云端服务器。本发明的被动房用气密性检测系统,通过采用无线连接方式将整个系统实现了无线化,保证了整个检测环境更为简化,能够对被动房的气密性进行检测,不会因为电线穿入、穿出供压装置后,造成的气密性差的问题,同时电线拉扯而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也可以避免,另外有效的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数据不准确的问题,而且也避免了数据实时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动房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被动房用气密性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被动房,是各种技术产品的集大成者,通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使所有消耗的一次能源总和不超过120千瓦·小时/(平米.年)的房屋。如此低的能耗标准,是通过高隔热隔音、密封性强的建筑外墙和可再生能源得以实现。
被动房是国外倡导的一种全新节能建筑概念,也是我国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契机和平台。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河北省建筑科技研发中心的中德被动式低能耗办公建筑,是2012年中德国际技术合作项目,为河北省乃至全国首例采用德国被动房标准设计的公共建筑。地下1层,地上6层,建筑占地面积约2100㎡,总建筑面积14119㎡,地下约2100㎡,地上约12000㎡,其中被动房区域为地上一至六层,主要功能为科研办公、技术展示、小型办公会议等
在对被动房的后期检测中,气密性检测是一项重要的检测流程,传统采用的检测方法由于人工读取,存在较大的认为因素,而且实时性较差。同时由于采用有线连接方式,使得其气密性不够好,并且也使得整个检测设备现场差乱,还容易被其他人或者物体所拉扯,从而导致检测的数据不够准确。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被动房用气密性检测系统。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被动房用气密性检测系统,包括被动房房体和设置在被动房房体内部的气密性检测系统,所述被动房房体的外侧壁上覆盖有环保密封层;
所述气密性检测系统包括包括气密性检测仪、分别与所述气密性检测仪无线连接的传感器模组、供压装置和云端服务器,所述传感器模组通过ZigBee协议与气密性检测仪连接,所述气密性检测仪通过4G网络与云端服务器连接;
所述供压装置通过气密性检测仪发出的供压指令启动供压工作,并且通过传感器模组采集的压力值和流量值的数据信息,传输至所述气密性检测仪,所述气密性检测仪通过无线网络将所述数据信息传输至云端服务器存储以及调用;
所述环保密封层所用的环保密封涂料包括如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算的组分:纯丙乳液20-45%、氯丁胶乳5-20%、颜填料15-40%、改性硅丙树脂乳液5-20%、水1-10%、助剂2-5%。
进一步的,所述气密性检测仪包括控制模块、ZigBee通信模块、4G通信模块和存储模块;
所述ZigBee通信模块、4G通信模块和存储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气密性检测仪还设有用于显示检测数据信息及其状态的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模组包括传感器和用于与气密性检测仪无线通信的第一ZigBee通信电路,所述传感器包括压差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麓上住宅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麓上住宅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02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制品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防雨装置的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