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杂环境下红外探测设备可用性的评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0646.X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7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吕志刚;付博雯;王鹏;李晓艳;杨永侠;李嘉伦;李亮亮;王明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2 | 分类号: | G01N15/02;G01N15/06;G06F30/2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杂 环境 红外 探测 设备 可用性 评判 方法 | ||
1.一种复杂环境下红外探测设备可用性的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气溶胶颗粒传感器采集到的复杂天气下各个颗粒数据送入数学模型①作为数学模型的输入量,该数学模型会输出在该天气情况下大气能见度L,之后将大气能见度L和传感器数据同时输入到Lowtran7仿真软件,即可得到该大气环境下的红外透过率τ,将红外透过率τ和大气能见度L一起输入数学模型②即可得到此时的红外探测设备的理论探测距离R,根据计算出的理论探测距离R与使用需求做对比,判断当前复杂环境下,红外探测设备是否可用,
其中,βg为几何标准偏差,N是颗粒数浓度,λ为光波波长,n为自然数,Re(an+bn)为(an+bn)的实部,an、bn为MIE散射模型中的参数,D为颗粒直径,Dg为粒数中值粒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杂环境下红外探测设备可用性的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归一化阶段:将复杂天气环境雨、雪、雾的不同大小程度按照气溶胶颗粒数据,利用数学模型①归一化为大气能见度L的变化情况;
步骤2、红外设备探测距离仿真计算阶段:将Lowtran7软件输出的红外透过率τ和利用数学模型①归一得到的大气能见度L送入数学模型②,计算红外探测设备的理论探测距离R;
步骤3、红外探测设备可用性评判阶段:利用通过数学模型②计算得到的红外探测设备的理论探测距离R,与当前天气下探测距离的需求量作比较,评判此时该设备是否可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杂环境下红外探测设备可用性的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传感器数据的获取,旨在获取颗粒浓度、颗粒直径、粒径分布函数;
步骤102:将获取的数据进行计算,将数值送入数学模型①,得到此时的大气能见度L。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复杂环境下红外探测设备可用性的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利用仿真软件模拟计算出当前环境的红外透过率τ;
步骤202:将红外透过率τ和大气能见度L送入数学模型②计算红外探测设备的理论探测距离R。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杂环境下红外探测设备可用性的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将计算出的红外探测设备的理论探测距离R与当前的使用需求做对比;
步骤302:如果满足需求,可以使用;如果不满足需求,增加使用数量或者使用其他光学原理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业大学,未经西安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064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款可自动识别人群的车载警示方法及其系统
- 下一篇:互容式触控模组和触控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