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1198.5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3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钱鑫;王素玉;谷汉进;张丁;张美玲;王建策;刘海成;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石化高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19/22 | 分类号: | D21H19/22;D21H19/16;D21H19/14;D21H2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依云;乔雪微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 树脂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复合材料 | ||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含有丙烯无规共聚物、抗氧剂、吸酸剂以及任选的爽滑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丙烯无规共聚物,所述抗氧剂为0.01‑0.2重量份,所述吸酸剂为0.01‑0.1重量份,所述爽滑剂为0‑0.2重量份。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耐高温、可高速加工,与纸基材的粘结强度较高,且能够进行微波加热,满足食品包装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丙烯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挤出涂敷是将热塑性聚合物在260-340℃下,通过单螺杆熔融塑化,推动到水平的T型口模处,塑化后的熔体从涂敷机模唇缝隙流延出来,均匀地挤出涂敷在纸、编织带、BOPP、BOPET、BOPA、铝箔等基材上,一般模唇缝隙尺寸0.5-1mm,涂覆的厚度可以根据现有技术进行合理地选择,例如涂覆的厚度可以为10-40μm。目前,在纸容器领域都是使用聚乙烯涂覆料产品,但是存在纸容器耐温性不够,无法满足需要微波或者高温加热的要求,且在加工过程中,聚乙烯涂覆气味烟味较大,不能满足环保要求,聚乙烯产品的正己烷溶出物较多,不满足国家食品卫生的相关要求。另外,国内聚丙烯涂覆料都为均聚产品,加工涂覆时存在柔软性差、表面太光滑、易于滑塌、粘接强度低、透明性差、生产线速度低等问题。
CN102268207A公开了一种聚丙烯涂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包括聚丙烯粉料78.0-83.0份,表面活性剂0.6-1.2份,丙酮0.5-1.2份,润滑剂0.5-1.0份,LDPE10.8-20.0份,LLDPE 0-4.9份,聚丙烯化学降解剂0-1.0份。该发明通过在聚丙烯涂覆材料的组分中加入合适分量的表面活性剂等物质,涂膜表面应力得以降低,活性增加,涂覆时成膜宽度变宽,减轻了缩幅现象;由于表面活性剂的良好分散性使成膜均匀,提高了产品质量。但该发明的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会存在气味问题。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同时满足耐高温、可高速加工且与纸基材粘结强度较高的聚丙烯树脂材料,以满足食品包装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聚丙烯树脂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丙烯无规共聚物、抗氧剂、吸酸剂,以及任选的爽滑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丙烯无规共聚物,所述抗氧剂为0.01-0.2重量份,所述吸酸剂为0.01-0.1重量份,所述爽滑剂为0-0.2重量份;
所述丙烯无规共聚物中,以所述丙烯无规共聚物的总量为基准,来自于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90-99重量%,来自于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10重量%,来自于1-丁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0-7重量%;
所述丙烯无规共聚物在230℃、2.16kg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5-35g/10min。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聚丙烯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所述丙烯无规共聚物、抗氧剂、吸酸剂,以及任选的爽滑剂进行熔融共混、挤出造粒。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本发明所述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通过涂覆机在纸基材上制备成涂层。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耐高温、可高速加工,与纸基材的粘结强度较高,且能够进行微波加热,满足食品包装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石化高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石化高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11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振捣棒管伸缩机构及混凝土振捣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全窨井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