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企业的互联网教育用防撞型投影仪移动托架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1250.7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6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纪明俊;胡超群;汪芳;周青青;普晶;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南风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28 | 分类号: | F16M11/28;F16F15/123;G03B2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郑丰平 |
地址: | 213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企业 互联网 教育 用防撞型 投影仪 移动 托架 | ||
1.一种基于企业的互联网教育用防撞型投影仪移动托架,其特征在于:它包含顶板(1)、调节杆(2)、紧固螺杆(3)、底杆(4)、吸盘(5)、撑脚(6)、撑杆(7)、一号轴(8)、二号轴(9)、三号轴(10)、扭簧座(11)、扭簧(12)、轴承(13)、平面推力球轴承(14)、转杆(15);顶板(1)活动设置在调节杆(2)的上端,调节杆(2)为上下贯通式结构,其活动插设在底杆(4)中,且两者之间利用紧固螺杆(3)固定定位,紧固螺杆(3)上下活动穿设在开设于调节杆(2)侧壁的调节槽(2-1)中;上述底杆(4)为上下贯通式结构,底杆(4)的底部侧面开设有条形开槽(4-1),撑脚(6)的下端利用其两侧的一号轴(8)活动旋接在条形开槽(4-1)中,吸盘(5)的端头插接固定在开设于撑脚(6)上端中的通孔(6-2)内,且该吸盘(5)的吸附面背对撑脚(6)设置;撑脚(6)中贯通开设有通槽(6-1),通槽(6-1)内活动插设有三号轴(10),三号轴(10)的两端均连接有撑杆(7),撑杆(7)的另一端均固定有二号轴(9),二号轴(9)与三号轴(10)分别设置于撑杆(7)的两个相背的侧面上;二号轴(9)上下活动插设在滑槽(4-2)内,滑槽(4-2)开设在条形开槽(4-1)两内壁上;上述调节杆(2)的上端插设固定有扭簧座(11),扭簧座(11)内设有转杆(15),转杆(15)的下端插接固定在嵌设于扭簧座(11)底板内的轴承(13)中,转杆(15)的上端穿过平面推力球轴承(14)后,活动插设在顶板(1)底部的插接端(1-1)中,平面推力球轴承(14)的下平面固定在调节杆(2)的上端口上,平面推力球轴承(14)的上平面与插接端(1-1)的下端面接触设置;位于平面推力球轴承(14)下方的转杆(15)上套设有扭簧(12),扭簧(12)的一端头与扭簧座(11)的内壁固定连接,扭簧(12)的另一端头与转杆(15)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企业的互联网教育用防撞型投影仪移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1)的上表面插接固定有数个顶板吸盘(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企业的互联网教育用防撞型投影仪移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杆(15)由多边形柱体(15-1)和圆柱体(15-2)构成;多边形柱体(15-1)的下端一体成型有圆柱体(15-2),圆柱体(15-2)插接固定在轴承(13)中,扭簧(12)套设在多边形柱体(15-1)的外部,且其一端与多边形柱体(15-1)连接固定,多边形柱体(15-1)的上端插接在插接端(1-1)底端面开设的多边形插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企业的互联网教育用防撞型投影仪移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盘(5)替换为地钉,地钉将整体固定定位于地面上,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企业的互联网教育用防撞型投影仪移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盘(5)替换为地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企业的互联网教育用防撞型投影仪移动托架,其特征在于:它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旋转撑脚(6),将其从条形开槽(4-1)中旋出,此时,撑杆(7)由垂直状位置旋转到倾斜状,该状态下,二号轴(9)位于滑槽(4-2)的下端位置,三号轴(10)位于通槽(6-1)的最外端,此时撑杆(7)将撑脚(6)撑开定位,拧松紧固螺杆(3)端部的螺母,上下移动调节杆(2),以调节顶板(1)的高度,适应所需要投影的高度,然后将投影仪放置在顶板(1)上,由于顶板(1)的尺寸大于调节杆,因此,当整体被碰撞时,顶板(1)首先被碰到,此时,顶板(1)在扭簧(12)的作用下旋转,碰撞力消失后,顶板(1)又会在扭簧(12)的回旋力下复位,并不需要人为手动搬动投影仪归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南风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南风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125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封装件
- 下一篇:皮带输送机与刮板运输机运行状态检测及联合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