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1748.3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1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K50/844 | 分类号: | H10K50/844;H10K50/824;H10K50/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有机 发光二极管 照明设备 | ||
提供一种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设备,其中使用主阴极作为掩模仅在发光区中受限制地图案化有机层,并且在非发光区中形成辅助阴极以电连接到主阴极,从而阻挡由于缺陷阴极引起的单元间湿气渗透和暗点转变。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设备包括:阳极,设置在基板的发光区域中;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区域的非发光区的阳极上;有机层和主阴极,设置在所述发光区域的发光区的阳极上;辅助阴极,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并横向连接到所述主阴极;以及封装单元,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上方,其中,所述有机层通过所述主阴极和所述辅助阴极受限制地设置在所述发光区中。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8年12月18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8-0163997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将荧光灯或白炽灯用作照明设备。其中,白炽灯具有良好的显色指数(CRI),但能量效率非常低。此外,荧光灯具有良好的能量效率,但具有低显色指数并含有汞,这可能引起环境问题。
显色指数是表示颜色再现的指标。即,显色指数表示由具体光源照射的物体的颜色感觉与由参考光源照射的物体的颜色感觉相似的程度。太阳的CRI是100。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的照明设备的问题,近来,提出将发光二极管(LED)用作照明设备。发光二极管由无机发光材料形成。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在红色波长范围内最高,并且其发光效率朝向与红色波长范围一起具有最高可见度的绿色波长范围降低。因此,缺点在于:当红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管和蓝色发光二极管组合以发射白光时,发光效率降低。
作为另一替代方案,已经开发了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照明设备。在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设备中,在玻璃基板上形成由ITO形成的阳极。此外,在阳极上形成有机层和阴极,并在其上形成保护层和层压膜以制造照明设备。
目前,由于有机层形成在基板的前表面上,因此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设备易受在图案化阴极时生成的杂质或由杂质引起的湿气渗透的影响。即,在基板的整个表面上图案化的有机层用作在图案化阴极时生成的杂质或湿气的渗透路径,这导致单元间(intercellular)湿气渗透和暗点转变(dark spottransition)。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实现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设备,其通过有机层阻止单元间湿气渗透和暗点转变。
本发明要实现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设备,其通过阴极提高光学效率。
本发明要实现的又一个目的是将照明设备应用于单面发光透明照明设备和双面发光透明照明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所属领域技术人员从以下描述中可以清楚地理解上面未提及的其他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设备包括:阳极,设置在基板的发光区域中;绝缘层,设置在发光区域的非发光区的阳极上;有机层和主阴极,设置在发光区域的发光区的阳极上;辅助阴极,设置在绝缘层上并横向连接到主阴极;以及封装单元,设置在基板上方,其中,有机层通过主阴极和辅助阴极受限制地设置在发光区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设备包括:第一阳极,设置在基板的发光区中;第二阳极,设置在基板的非发光区中;绝缘层,位于第二阳极上,用以覆盖整个第二阳极和第一阳极的一部分;有机层和主阴极,依次设置在第一阳极上;辅助阴极,设置在绝缘层上并横向连接到主阴极;以及封装单元,设置在基板上方,其中,有机层通过主阴极和辅助阴极受限制地设置在发光区中,用以阻挡由有机层引起的单元间湿气渗透和暗点转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乐金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17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