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境治理用工业烟气降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2535.2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9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赖郁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门市天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3J15/02;F23J15/06;F28D7/02;F28F13/12;B01D46/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17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治理 用工 烟气 降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治理用工业烟气降温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焊接有与罐体内壁相适配的隔板,且罐体的两端与隔板的相对一侧分别构成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所述罐体的内部安装有换热管,且换热管包括有第一螺旋换热端和第二螺旋换热端,所述第一螺旋换热端的一侧连接有进气机构,且罐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加水机构以及排水机构,所述罐体的顶端安装有旋转电机。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罐体以及换热管,能够在对烟气进气换热降温的同时,对烟气热量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通过设置的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能够分别进行换热处理,方便后续错开进行换水、加水,保证烟气换热的持续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境治理用工业烟气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气,是指企业厂区内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空气的含有污染物气体的总称,工业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具有高温的工业烟气,这些工业烟气携带的热量排放至外界环境中,很容易造成环境的热污染,因此需要对烟气进行降温处理。
传统的工业烟气降温大多采用喷淋的方式,但是其并没有对烟气中携带的热量进行利用,因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有一些采用换热的方式对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吸收利用,但是其大多结构较为简单,仅仅只有一个换热腔,故而在换水过程中,无法实现对烟气的持续换热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环境治理用工业烟气降温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境治理用工业烟气降温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焊接有与罐体内壁相适配的隔板,且罐体的两端与隔板的相对一侧分别构成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所述罐体的内部安装有换热管,且换热管包括有第一螺旋换热端和第二螺旋换热端,所述第一螺旋换热端的一侧连接有进气机构,且罐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加水机构以及排水机构,所述罐体的顶端安装有旋转电机,且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与罐体、隔板转动连接的转杆,所述转杆分别靠近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的一端均焊接有桨叶。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机构包括与第一螺旋换热端相连接的进气管,且进气管的一端设置有滤板安装端。
进一步的,所述滤板安装端的顶端开有插槽,且插槽插接有滤气板。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顶端、隔板与转杆的转动连接处均安装有旋转密封件,且旋转密封件由一个填充聚四氟乙烯制成的滑环和一个橡胶O型圈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加水机构包括与第二换热腔连接的供水母管,且供水母管的底端与第一换热腔的相对一侧焊接有同一个支管。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分别焊接于第一换热腔、第二换热腔底端一侧外壁的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且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供水母管以及支管靠近罐体的一端均通过螺纹连接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外壁安装有保温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境治理用工业烟气降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环境治理用工业烟气降温装置,通过设置的罐体以及换热管,能够在对烟气进气换热降温的同时,对烟气热量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通过设置的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能够分别进行换热处理,方便后续错开进行换水、加水,保证烟气换热的持续进行,通过设置的滤气板,能够对烟气进行过滤处理,防止烟气中粉尘附着在换热管内壁,进而对换热效果造成影响。
2.该环境治理用工业烟气降温装置,通过设置的旋转电机,能够带动转杆转动,进行带动桨叶转动,加快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中换热介质的对流,避免了靠近换热管的水温明显高于其他位置,进而影响换热的效果。
3.该环境治理用工业烟气降温装置,通过设置的保温层,能够提高该罐体的保温性,有效减少热量散失,提高热量利用率的好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门市天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门市天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25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