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降解-发电一体化模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2646.3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3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孙杰;孟仲溢;戴世钧;李劲霄;吴昊天;崔照鹏;李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32 | 分类号: | C02F1/32;H02S40/00;H02S40/20;H02S40/44;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降解 发电 一体化 模块 装置 | ||
一种太阳能降解‑发电一体化模块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增透膜、石英透光面板、光催化反应层、光伏电池层及保温层,所述的光催化反应层内部设置有透明褶皱流道,透明褶皱流道表面分布有纳米催化剂,在装置本体两侧分别设置有流道入口和流道出口。本发明通过改变传统污染物集中处理方式为分布式处理方式,且完全由太阳能驱动,从而减小了污染物输运风险,降低了处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降解-发电一体化模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领域主流的降解有机污水的方式是通过污水管网来收集有机污水,运输到污水处理中心统一处理。铺设污水管网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运输管道受到例如地形限制,传输距离限制,经济效益限制等诸多限制,实施起来极为不方便。尤其是对于一些小型工厂,产生的有机污水数量较小,加之常常坐落于偏远之处,常见的利用污水管网运送到城市污水处理中心,或厂家投资建设污水处理中心,建设成本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城市污水处理中心处理污水往往能耗较高,周期较长,且处理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降解-发电一体化模块装置,通过改变传统污染物集中处理方式为分布式处理方式,且完全由太阳能驱动,从而减小了污染物输运风险,降低了处理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太阳能降解-发电一体化模块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增透膜1、石英透光面板2、光催化反应层3、光伏电池层4及保温层5,所述的光催化反应层3内部设置有透明褶皱流道6,透明褶皱流道6表面分布有纳米催化剂9,在装置本体两侧分别设置有流道入口7和流道出口8。
所述石英透光面板2表面覆盖增透膜1,当增透膜1两个面上的反射光光程差为光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干涉相消,从而增强石英透光面板2的透光率。
所述的装置本体为方形扁盒形状。
所述的透明褶皱流道6的表面为褶皱结构(且为高透光材质,纳米催化剂9布置在透明褶皱流道6的表面上。
所述的褶皱结构为依次相连的三角形凸起,纳米催化剂9为纳米二氧化钛或纳米红磷。
所述的装置本体进行串并联组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装置通过每个单元具有的增透石英面板实现对太阳光的高效捕获,太阳光中紫外部分用于催化层进行污染物降解反应,红外部分用于产生热量增强该反应,剩余可见光部分用于进行光伏转化提供电能,从而实现太阳能全光谱的高效梯级利用。
(2)该装置依靠太阳光进行分布式污染物降解,避免了传统污染物集中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高成本与二次污染问题。
(3)该装置的单元模块可根据污染物的量和浓度进行串并联组合使用。
(4)该装置本身的成本较低,能够分布在到各个需要污染物降解的场所使用以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收集与运输成本。
(5)该装置模块单元体积小,装配灵活,可根据工厂情况与需求装配于屋顶或外墙对污染物进行吸收降解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太阳能降解-发电一体化模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具体实施例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装置具体实施例系统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1-增透膜;2-石英透光面板;3-光催化反应层;4-光伏电池层;5-保温层;6-透明褶皱流道;7-流道入口;8-流道出口;9-纳米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26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