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荧光的红色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3215.9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8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戴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9B5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红色 染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荧光的红色染料,包括2‑氨基‑5‑硝基苯酚、乙酰苯胺、盐酸、氯化亚砜、2‑氯乙胺盐酸盐、巯基乙醇、NaBaBO3和碱式硫酸铬,红色染料中2‑氨基‑5‑硝基苯酚、乙酰苯胺、盐酸、氯化亚砜、2‑氯乙胺盐酸盐、巯基乙醇、NaBaBO3和碱式硫酸铬的质量比为0.9:1.4:13:15:3.2:10.5:3.7:0.8;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带荧光的红色染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红色染料具有色泽鲜艳、溶解度高,固色率高等特点,而且在光照条件差的环境中可见性较高,将其用于衣物染色,可大大提高该衣物在灰暗环境中的可见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荧光的红色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染料是指能使其他物质获得鲜明而牢固色泽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由于现在使用的颜料都是人工合成的,所以也称为合成染料。染料和颜料一般都是自身有颜色,并能以分子状态或分散状态使其他物质获得鲜明和牢固色泽的化合物,可以用于棉、麻、丝、毛、粘纤、锦纶、维纶等多种纺织品的染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快速提高,许多工作者需要在黎明、黄昏或灰雾气候等光照条件差的环境中工作,例如道路清洁工和建筑工人等,由于道路上行驶车辆较多,使在光照条件差的环境中工作的清洁工人身危险较高,为了提高清洁工的安全性,人们提出用发光材料制备清洁工服,但现有发光材料成本较高,且硬度较高,不适用于制备工服,因此,人们急需要找出一种带荧光的染料,用该种染料为工服染色,即可提高工服在灰暗环境中的可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荧光的红色染料,解决了现有红色染料在光照条件差的环境中可见性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荧光的红色染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荧光的红色染料,包括 2-氨基-5-硝基苯酚、乙酰苯胺、盐酸、氯化亚砜、2-氯乙胺盐酸盐、巯基乙醇、NaBaBO3和碱式硫酸铬,红色染料中2-氨基-5-硝基苯酚、乙酰苯胺、盐酸、氯化亚砜、2-氯乙胺盐酸盐、巯基乙醇、NaBaBO3和碱式硫酸铬的质量比为0.9:1.4:13:15:3.2:10.5:3.7:0.8。
本发明所采用的第二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荧光的红色染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质量比0.9:1.4:13:15:3.2:10.5:3.7:0.8依次称取2-氨基-5- 硝基苯酚、乙酰苯胺、盐酸、氯化亚砜、2-氯乙胺盐酸盐、巯基乙醇、 NaBaBO3和碱式硫酸铬;
步骤2:将称取的2-氨基-5-硝基苯酚、氯化亚砜与乙酰苯胺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分散形成混合液A;
步骤3:向混合液中加入盐酸、2-氯乙胺盐酸盐和巯基乙醇,加热搅拌,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液B;
步骤4:将步骤1称取的NaBaBO3和碱式硫酸铬依次加入混合液 B中,待反应完全后,喷雾干燥即得带荧光的红色染料。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还在于,
盐酸的质量分数为40%。
步骤3中,加热温度为28-40℃。
步骤4中,反应的温度为15-30℃,反应时间为3.5-8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带荧光的红色染料具有色泽鲜艳、溶解度高,直接性高、配伍性好,提升力高、固色率高,各项牢度优良等特点,而且在光照条件差的环境中可见性较高,将其用于衣物染色,可大大提高该衣物在灰暗环境中的可见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戴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戴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32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