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含水原油电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3346.7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8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卢大艳;张金鹏;邹万勤;杨海;王继良;白俊;吴威;谢祥恩;赵立全;镇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33/02 | 分类号: | C10G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马超前 |
地址: | 30045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水 原油 脱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含水原油电脱水装置,所述的电脱水装置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靠近原油入口侧设置有填料区,所述的填料区与出油口之间布置有由格栅,所述的格栅固定在壳体内底面上,在格栅的间隔内设置有电极,所述的电极通过电极架悬挂设置,与格栅之间形成电脱水电场,所述的电极架固定在壳体内的顶部,格栅靠近填料区的一端与电源接地端连接,所述的电极通过电极架与电源正极连接。本发明电脱区采用隔板隔断的方式,把该电脱装置分隔为多个部分,通过隔板之间的异径电极形成不均匀电场,通过该种方式使得电脱装置中电场强弱与含水率高低相匹配,从而提升高含水原油的电脱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原油电脱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含水原油电脱 水装置。
背景技术
原油电脱水技术是一种用于脱除含水原油中水分的技术,具有效 率高、处理量大等优点,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电脱水技术原理:在 电场作用下,由于油水两相电导率差异,含水原油中的水滴极化,极 化水滴间会产生使得水滴相互吸引的偶极聚结力,且电场力会将极化 水滴拉伸变形,水滴变形会削弱水滴间界面膜强度,从而促进水滴聚 并,水滴聚并后粒径增大,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分离。
水滴聚结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间距很远的水滴相互靠 近,这一阶段主要是布朗运动和流动场起促进作用,电场的作用可以 忽略;二、间距很近的水滴突破连续相形成的界面膜,完成聚并,此 时水滴间距小,极化水滴间的偶极聚结力大,同时水滴的变形也能促 进界面膜破碎,因此这一阶段主要是电场起主要作用。促进两个阶段 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能够有效地提升水滴的聚结速率,从而提高脱水 效率、增大处理量。传统的电脱水器设计和相关研究大多数都集中于 含水率较低的原油,对于含水率超过30%的原油,使用效果普遍较差。 然而,随着油田开采进入后期,采出原油性质日趋恶劣,以及海上油田的开发,对处理高含水原油效果更好、设备体积更小的电脱水器的 需求日益增加,国内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集中到对高含水原 油的电脱水上,但是应用相关原理实现对高含水原油电脱水器设计的 比较罕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提 升高含水原油的电脱效率,从而实现对高含水原油有效处理的高效电 脱水器。
本发明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含水原油电脱水装置,所述的电脱水装置包括壳体,所述 的壳体内靠近原油入口侧设置有填料区,所述的填料区与出油口之间 布置有由格栅,所述的格栅固定在壳体内底面上,在格栅的间隔内设 置有电极,所述的电极通过电极架悬挂设置,与格栅之间形成电脱水 电场,所述的电极架固定在壳体内的顶部,格栅靠近填料区的一端与 电源接地端连接,所述的电极通过电极架与电源正极连接。
所述的填料区采用蜂窝状夹板加填料组成,焊接在壳体原油入口 端,填料区与壳体对应处的内径大小相匹配。
所述的接地端和正极通过引线与格栅和电极架连接,所述的引线 套设有绝缘套进行绝缘,防止高压击穿导电线,引起装置短路。
所述的电极包括异径圆柱形电极和异径四棱锥电极,所述的异径 圆柱形电极设置在格栅间隔内,所述的异径四棱锥电极设置在电脱装 置侧壁与其最近的格栅之间。所述的电极由导电金属棍加工得到,通 过在电极外表面进行薄膜绕包的方式添加聚四氟乙烯涂层,实现电极 的绝缘处理,再竖直悬挂安装在电脱装置壳体内部,且其一端与电源 正极接通。
所述的异径圆柱形电极根据不同的位置长度不同,靠近中间区域 的电极较长。所述的异径圆柱形电极为圆台状,顶部截面直径大于底 部截面直径。异径圆柱形电极可适应高含水原油在电脱装置中出现的 上层含水较低,可适当增加电场;下层含水较高,电场易击穿的特点。 使用同一电压参数实现电场参数的改变。
所述的异径四棱锥电极靠近格栅的面沿一定斜率均匀向截面中 心靠近,靠近壳体的面在罐上半区域内竖直向下、下半区域内沿一定 斜率向截面中心靠近,最终与其它面相交,按照此规律进行设计,以 保证出油侧不规则区域内的电场为不均匀电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未经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33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路板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测试认证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