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化硅沟槽型MOSFET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3562.1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1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温正欣;张新河;杨安丽;陈施施;叶怀宇;张国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423;H01L21/336;H01L2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6 | 代理人: | 阎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硅 沟槽 mosfet 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碳化硅沟槽型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沟槽型MOSFET器件结构包括一N+型碳化硅衬底(1),其上方依次为一N-型漂移区(2)、P型基区(3)、N+型源区(4);所述N+型碳化硅衬底(1)的下部有一漏电极(10),所述N+型源区(4)设有一深度延申至所述N-型漂移区(2)的倒梯形沟槽,所述沟槽包含栅介质层(6)和栅电极(7);所述N-型漂移区(2)的两端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P+型基区注入区(5)、基区电极和源电极,所述源电极部分覆盖所述N+型源区(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沟槽型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碳化硅衬底(1)选取的外延生长面为{000-1}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沟槽型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梯型沟槽的倾斜角为53.00°至56.00°,所述沟槽的侧壁为{0-33-8}面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沟槽型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型沟槽底部设有栅介质层,所述栅介质层厚度为所述沟槽的侧壁厚度3倍及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沟槽型MOSFET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漂移区(2)的厚度为5μm至100μm,掺杂浓度为2×1014cm-3至2×1016cm-3;所述P型基区(3)的厚度为0.5μm至2μm,掺杂浓度为2×1014cm-3至2×1016cm-3;所述N+型源区(4)的厚度为0.2μm至0.5μm,掺杂浓度为5×1018cm-3以上。
6.一种碳化硅沟槽型MOSFET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000-1}面N+型碳化硅衬底(1)上依次生长N-型漂移区(2)、P型基区(3)和N+型源区(4);
S2:刻蚀气体刻蚀所述N+型源区(4),形成深度至所述N-型漂移区(2)的倒梯形沟槽;
S3:刻蚀所述N+型源区(4)和所述P型基区(3)的端部,形成深度至所述P型基区(3)的接触沟槽;
S4:在所述接触沟槽离子注入形成P+型基区注入区(5);
S5:通过热氧化在所述倒梯形沟槽形成栅介质层(6),湿法腐蚀减薄所述倒梯形沟槽侧壁的栅介质层;
S6:多晶硅填充所述倒梯形沟槽形成栅电极(7);
S7:制备漏极、源极欧姆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碳化硅沟槽型MOSFET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还包括
S2.1在所述N+型源区(4)上沉积厚度为2μm至5μm厚的二氧化硅(201);
S2.2以光刻胶为掩膜(202),刻蚀所述二氧化硅(201)形成二氧化硅倾斜角α;
S2.3选择刻蚀气体使碳化硅和二氧化硅的刻蚀选择比S满足条件S*tanα=1.414,刻蚀所述P型基区(3)、N+型源区(4)和N-型漂移区(2),形成倒梯形沟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碳化硅沟槽型MOSFET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具体为:
S3.1所述N+型源区(4)上沉积厚度为2-8μm的二氧化硅,进行涂胶光刻、显影和坚膜;
S3.2以光刻胶为掩膜刻蚀二氧化硅,以刻蚀后的二氧化硅为掩膜,刻蚀所述N+型源区(4)和所述P型基区(3)的端部,形成深度至所述P型基区(3)的接触沟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未经深圳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356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