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靶向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PD-1配体1相互作用界面的抗原肽和纳米抗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93638.0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6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黄金;赵林;李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705 | 分类号: | C07K14/705;C07K16/28;C12N15/13;A61K39/39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段卉 |
地址: | 510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靶向 程序性 死亡 受体 pd 配体 相互作用 界面 抗原 纳米 抗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PD‑1配体1相互作用界面的抗原肽和纳米抗体,所示抗原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示纳米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构建了一种以PD‑1/PD‑L1相互作用界面的β环序列PD‑1125‑136为抗原肽序列筛选的靶向PD‑1/PD‑L1的相互作用界面的纳米抗体。此纳米抗体可显著抑制PD‑1与靶细胞表面的结合,在研发靶向PD‑1/PD‑L1治疗性纳米抗体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因此,此抗原肽和纳米抗体有很好的研究和应用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靶向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PD-1配体1相互作用界面的抗原肽和纳米抗体。
背景技术
PD-1/PD-L1免疫疗法,是目前除了常见的治疗手段如手术、放化疗和靶向药治疗等之外的最新的治疗方法。PD-1全称是程序性死亡受体1,英文名字为prog rammed death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为CD28超家族成员。PD-L1全称是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英文名字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是大小为40kDa的第一型跨膜蛋白。
T细胞有“人体卫士”之称,可以识别人体的肿瘤细胞并进行杀伤攻击。但是肿瘤细胞是比较狡猾的,它看到T细胞上有个蛋白叫做PD-1,然后肿瘤细胞便伸出一个PD-L1蛋白(是PD-1的配体),当两个小手(PD-1与PD-L1)结合后,便提供了抑制性信号,诱导了T细胞凋亡、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
PD-L1蛋白是PD-1的配体,与免疫系统的抑制有关,可以传导抑制性的信号。PD-1和PD-L1一旦结合便会向T细胞传递一种负向调控信号,诱导T细胞进入静息状态,减低淋巴结CD8+T细胞的增生,让其无法识别癌细胞,并且使T细胞自身增殖减少或凋亡,有效解除机体的免疫反应,因此癌细胞可以肆无忌惮地生长了。PD-1/PD-L1免疫治疗法通过把其中一个通路的限制,使得PD-1与PD-L1不能结合,免疫系统恢复正常工作,从而能够攻击肿瘤细胞,控制肿瘤。
靶向PD-1/PD-L1通路的免疫疗法是一种较广谱的抗肿瘤方法,已被用于多种类型的肿瘤疾病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总生存期。但已有的临床使用数据显示,PD-1/PD-L1疗法的个体差异很大,部分患者有显著的效果,部分患者却无效。如黑色素瘤的有效率可达40-50%,膀胱癌可达50%,肺癌有效率可达30%,胃癌、食管癌和肝癌的有效率约在30%。研究结果表明,PD-1/PD-L1免疫治疗的高反应性跟CD8+T细胞效应基因的表达、肿瘤突变负荷、高新抗原负荷相关;低反应性与PD-1/PD-L1信号通路的抑制效率有关,PD-1/PD-L1信号通路活性的抑制率越低,肿瘤病人的反应性就越低。PD-1/PD-L1信号通路活性的抑制率与所用抑制剂(主要是抗体)的靶向部位密切相关,目前已有抗体的靶向部位均不在PD-1和PD-L1相互作用的界面区。而靶向PD-1和PD-L1相互作用的界面区的抗体将显著提高对该信号通路活性的抑制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靶向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PD-1配体1相互作用界面的抗原肽和纳米抗体。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PD-1与PD-L1相互作用界面的抗原肽。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的抗原肽在筛选靶向PD-1与PD-L1的相互作用界面的抗体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靶向PD-1与PD-L1的相互作用界面的纳米抗体。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靶向PD-1与PD-L1的相互作用界面的纳米抗体的编码基因。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重组载体。
本发明的第六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工程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药科大学,未经广东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36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杆激光清洗装置与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拆卸的金属烧结丝网降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