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再生骨料回收的筛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4007.0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3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杜金业;黄剑斌;蔡鹏;秦双迎;李居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B02C19/06;B02C23/14;B07B9/00;B07B7/00;B07B1/28;B07B1/42;B07B1/46 |
代理公司: | 泉州劲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6 | 代理人: | 林枫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再生 骨料 回收 筛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再生骨料回收的筛分系统及方法,包括:预筛分装置:将混凝土废料按照所需不同规格进行筛分;喷磨装置:将再生骨料进行喷磨;精筛分装置:对喷磨后的骨料按所需不同规格进行筛分;所述预筛分装置、喷磨装置和精筛分装置按照再生骨料生产流程依次承接;能解决建筑垃圾混凝土混凝土废料复杂多样、潮湿,初步破碎含粉多等难筛分、易堵网的筛分难题;对成品骨料表面的粉尘、残留砂浆进行进一步清洁,可获得高质量的再生骨料;本发明提出的再生骨料回收系统筛分方法,不仅可以实现水泥混凝土骨料的高品质回收,同时也能解决沥青再生细料粘湿难筛分的难题,筛分精度高,可实现沥青再生骨料大颗粒及5mm以下沥青细颗粒的筛分,结构紧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再生骨料的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再生骨料回收的筛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混凝土废料量的不断增加,原生骨料不足引起的骨料价格高涨等问题,使对废弃混凝土中骨料的回收再利用处理,资源化等骨料再生技术成为社会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众所周知的,目前对混凝土混凝土废料中骨料的回收处理方法是现场将其经过初级破碎后获得骨料再生系统所需的原材料,一般粒径在100mm以下(优先为0-40mm)的颗粒,再对该原材料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如使用再破碎(或喷磨、喷丸)等工艺将骨料表面附着的砂浆、粉尘、土壤等附着物祛除后进行筛分分级,以获得高品质的再生粗骨料、细骨料。
由于混凝土混凝土废料复杂多样、潮湿,含有渣土等杂物,初级破碎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砂浆粉料,这部分细料如不预先筛分出来,进入骨料再生系统中的再破碎(或喷磨、喷丸)装置中,不仅使得产量降低,也会加剧喷磨装置内部零件的损耗,而且这部分细料含水率高,容易导致再破碎(或喷磨、喷丸)内腔装置积料,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由于这部分细料含水率高,特别是5mm以下沥青再生料沥青含量大、粘性大,若使用常规的筛分技术对其进行筛分作业,存在筛分效率底、产量低、筛网容易堵塞、不易清理的难题,是骨料再生技术的瓶颈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再生骨料回收的筛分系统及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再生骨料回收的筛分系统,包括:
预筛分装置:将混凝土废料按照所需不同规格进行筛分;
喷磨装置:将再生骨料进行喷磨;
精筛分装置:对喷磨后的骨料按所需不同规格进行筛分;
所述预筛分装置、喷磨装置和精筛分装置按照再生骨料生产流程依次承接。
优选的,所述预筛分装置为弛张筛、多频振动筛、圆振筛、滚筒筛和直线振动筛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精筛分装置为空气筛分机构、椭圆筛机构、多级组合筛分机构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弛张筛设置有齿状筛网机构、齿状筛条和弛张筛网结构。
优选的,所述空气筛分机构包括风选室、鼓风机、回收过滤器、分散装置、和振动筛,所述鼓风机设置于风选室的一侧,所述回收过滤器设置于风选室的另一侧,所述分散装置设置于风选室的进料口,用于将骨料均匀布料,所述振动筛设置于风选室的底部,将骨料进行筛分,所述振动筛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若干层筛网,且各筛网的筛孔规格自上而下依次减小。
优选的,所述振动筛底部设有防止堵塞的防堵装置。
优选的,所述椭圆筛机构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弹性体和驱动单元、设置在弹性体上端的筛箱以及设置在支架一侧的激振器,所述弹性体将筛箱水平支撑,所述驱动单元与激振器传动连接,且可带动各激振器同步震动,将筛箱在弹性体配合下呈椭圆轨迹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华侨大学,未经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40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